“那我怎麼從來沒聽說過, ”青杏想了想昨天在街上的所見所聞,“就是現在城裏好像也沒多少風聲。”
按照常理來說,這麼大的官要回來, 怎麼也得轟動全城,引發所有人熱議吧?現在真的太平靜了一點。
“你舅舅說, 是李尚書的意思。”說到這, 曾舅母一臉佩服:“別看李尚書官當得大, 人那可是相當低調。”
“這次要不是咱們縣令在京城有人,傳了消息來, 估計等人到了咱們才知道。”
“聽小禾說,是回來祭祖的”曾小蓮很納悶, 祖墳在哪啊?
“其實也不純粹是祭祖, 是李尚書的父母惦記著家鄉,要回來養老了。”曾舅母到現在都覺得不可思議, 要是她, 肯定跟著兒子走,有孩子在的地方,才是家。
“李家祖宅在哪裏啊?”青杏眼前一亮,終於到重點了。
“李家在咱們這,可沒什麼祖宅。”曾舅母感慨到,“李家也是到李尚書這, 才起來了,以前條件不怎麼好。”
“這點, 你姥姥肯定比我更能說清楚。”
“這話說起來可有些年頭了,”曾母見大家都好奇的看向自己,慢慢講起來,“李尚書考中進士時, 我記得好像不到二十,那可是轟動了整個縣。”
“你姥爺那一輩的讀書人,都是把他當成目標在努力。”說到這曾母搖搖頭,可是這麼多年了,也就出了李尚書這麼一個罷了,多少人不過是像自己丈夫,蹉跎一生。
“當時李家的情況伴隨著李尚書高中一並傳開了”
“難怪打小我沒聽到什麼消息。”曾小蓮聽完感慨了,“以前折辱過李大人的人家,現在估計都要夾起尾巴做人了吧。”
“李大人好大的氣量,”杏花握起拳頭,“要換成我,出息了一定要回來找他們算賬。”
“李大人家,是他祖父母二人逃難過來定居,後來又隻得李大人父親一個獨子,人丁不旺、家產不豐,到李大人讀書顯出驚人天賦,可不就礙了同窗的眼。”曾舅母也感慨,聽說了李大人的往事後,她不可避免的想到了自己的侄
子,但是好在有丈夫在,以後侄子讀書肯定不會如李大人那麼艱難,就是不知道以後能不能有也有這番際遇了。
“俗話說得好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李大人官做的那麼大,居然從未回來過,沒意思沒意思”青杏邊說邊搖晃一下腦袋,“換我肯定要回來擺擺威風,就算不做什麼,也讓當年那些人自己嚇自己一場,提心吊膽一段時間才好。”
“就是,就是!”杏花深覺青杏跟自己太有默契了,完全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反正她要是富貴了,肯定是要經常回去在那個二丫麵前顯擺,讓她嫉妒犯酸才行。
“你啊你,”曾小蓮聽了女兒這話,笑了起來,“讀過幾本書知道兩句文雅的話,不過看樣子也就這樣了,心性一點沒讀出來。”
“人李大人沒做這種事,這境界就跟你這種俗人不一樣,”曾小蓮佩服到,“要不能從寒門學子到現在三品大官?氣度自是不一般。”
“那也不一定,”青杏不服氣,根據曾小蓮的話推測到,“李大人出身寒門,沒啥富貴的親戚,就算少年考中進士,肯定也是從小官當起來的。搞不好這麼多年一直忙著升官才沒時間回來,現在這不就回來了?”
大家聽了一想,好像有點道理?
“好了好了,不說這些了,”曾小蓮見氛圍奇怪起來,瞪了女兒一眼,出聲到,“以後嘴嚴謹一點,什麼閑話都敢說。”
“哈哈哈,自家人閑談罷了,”曾舅母打圓場,“沒兩天李大人們就要到了,到時候看他們的舉動就知道了。”
三十年過去了,李大人成了京城高官,當年讀書時代欺負過他的那些人也都當爺爺了,有的泯然與眾沒了蹤跡,有的人家在縣裏卻依然響當當,李大人到底釋懷沒有,會不會要做點什麼以解當年的氣,過幾天自見分曉。
“有道理,咱們等著看就知道了。”青杏點點頭,頗為激動,沒想到啊,有生之年居然能親眼見證如此大戲!
杏花對此有不同的想法,“要是換成我,我幹脆連夜變賣家產跑路算了,哪裏還等李大人回來喲。”
“識時務者為俊
傑。”青杏對姐姐豎起了大拇指。
這下曾母都被逗笑了,“你們倆可真不愧是姐妹。”
“三四十年了,當初的事往小了說,不過是小孩子的不懂事”曾母悠悠到,“等你們到了我們這年紀,就會發現,那些事啊都不叫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