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 徹底讓青杏放下心來用李垣寫的話本子,還是因為這事過了李三老爺的明路。
對此曾小蓮私底下沒少吐槽,說什麼不是親生的果然就是放縱,換成自己親生的, 怎麼也得壓著一心讀書。
一通陰謀論聽得青杏和石頭又是好笑又是無奈。
“阿垣哥可有主意了, 李三叔想管也管不了。”石頭在書院沒少聽李垣大談特談跟自己家裏鬥智鬥勇的事, “李三叔說了, 隻要不影響學業, 都隨他高興。”
“哼, ”曾小蓮對此相當不屑, “你私底下可不許弄這些,你這個年紀, 就是該一心用在學習上。”
“青杏,你也不許幫著你弟弟亂來,知道嗎?要知道輕重。”曾小蓮十分不放心, 叮囑的話說了一遍又一遍。
“我的親娘喲,放心吧,你兒子哪有人家那本事,你當隨便來個人都能一心三用,而且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青杏一個沒注意,紮了兩個人的心。
“”石頭心累,不想說話了。
不過這事還有了讓大家都沒想到的後續發展——李三老爺提出要跟陳家合作, 將青杏茶樓的開店模式搬到外地去。
這消息一出, 杏花坐不住了, 全然不顧自己還有不到一個月就要成婚,從鎮上跑到陳家來了。
“我就跟青杏說了讓她先別跟你說,等你成婚後再說, 這不是瞎胡鬧嘛。”曾小蓮對此不同。
“這麼大的事,怎麼能不通知一聲杏花姐呢,好歹人家現在也拿分紅,是老板之一好不好。”青杏也沒想到杏花會直接來,這事又沒什麼需要商量的,她本意也就是寫封信跟杏花分享一下好消息。
“沒事,待會去銀樓買點首飾帶回去,要是婚後他們提起這事,我就說來縣裏買首飾做嫁妝的。”杏花滿臉寫著興奮,“這李家怎麼想的?還給咱們錢?說實話,他們直接在其他地方開,我們也不知道嘛!果然大戶人家,做事就是敞亮!”
“這跟李垣還有點關係呢,”青杏給杏花解釋,“他寫的那話本子特別受歡迎,李三老爺也是分店的常客,漸漸的這不就心動了。”
說起這個就傷心,李垣寫的破案係列在分店的受歡迎程度現在已經遠超青杏寫的話本子了,青杏一麵為掙的錢高興,一麵為自己的“江郎才盡”悲傷。
李三老爺本來想的是,肥水不流外人田,這麼好的話本子,自己拿去開店,不比拿幾個稿費掙的多?
哪知道侄子不答應,還說早早簽了協議,答應了話本子隻給陳家的茶樓,不能背信棄義。
李三老爺一想,也是,雖然現在外麵已經有模仿陳家茶樓的,但是自家這種地位,還不至於偷摸模仿,而且,光有侄子一人的話本子也是不夠的,陳家原本的係列和不斷推新的話本子係列、相應的產品都很不錯,便提出合作——他負責外地茶樓的開、管,陳家負責提供其他的東西,例如話本子、例如吃的喝的賣的,反正就是老店分店有的,也得給他外地的店一並提供。
青杏聽了自然沒有任何意見。古代版權意識薄弱,她的茶樓火後,本縣模仿的都有,更別提外地了,可是這東西,管也管不過來,能跟李家合作,自然是好得不能再好,哪怕李家隻給一成的分紅,就憑李家的實力,一口氣去外麵開它十家八家的,分紅也是少不了!
“這可是越幹越有勁頭了。”杏花美滋滋的說到,這一成分紅裏,她也能分到不少,未來日子,可是越看越有過頭了。
“而且,家裏跟李家,那關係可就越發親近了。”杏花一句話,說到陳三郎的心坎裏去了。
那可不,兩家合作的越多,關係可不就越親近,陳三郎也樂開了花:“也是李家家風好,李三老爺做生意正派,人也好親近。”
“可見李尚書不光會做官,會管大事,也會管家。”青杏讚同,“有些人家,出頭一個人物,那可真是恨不得全家跟著沾光,把天底下的好事都占完,一點規矩都不講。”
“那可不,有規矩才走得遠,沒規矩的,嗬。”說到這,陳三郎的好心情下去了一半。
“三伯你說的是咱如今的父母官吧?”杏花了然的開口,“父母官”三字咬得特別重,“那可不,他家那些人,可太不規矩了。收起蘑菇來,亂得很,虧得前麵那副做派,還以為真的要好好管呢,結果是做麵子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