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第193章 第一百九十三章(1 / 2)

看完一頁曾小蓮便沒了耐心, 把手頭的紙還給青杏,忍不住搖頭:“你寫的這些,看著不過爾爾。像你寫的這個:設立小隔間賣不同的吃食,客人自己看中什麼就去買什麼——這跟原來的茶樓有什麼區別?以前點菜現在自己去買?還更麻煩了吧, 而且這樣的話, 店裏也顯得太奇怪了。”

“還有你說的隔出一個大堂廳用來表演, 想看的買票進去看, ”曾小蓮搖搖頭, “我倒沒看出跟縣裏那樣隻在前廳布置個台子給說書先生講有什麼區別。”

“縣裏布置那麼個大廳也沒多大用處, 各家小姐太太們不還是喜歡包間?”曾小蓮語重心長的對青杏說道:“我知道你還放不下茶樓, 畢竟你一手發展起來,確實耗了不少心血。但是這省城跟縣城不一樣, 我看省城的茶樓比你開的隻好不差,這茶樓要開起來怕是有點困難。”

青杏哭笑不得:“你這看都沒看完就下結論?而且你說一樣,也隻是表麵一樣, 不折騰點花樣出來,我拿什麼跟人家比?”

“算了,我來給你仔細解釋一下吧。”青杏首先指出最關鍵的問題:“娘你注意過省城那些店裏客人們沒?”

“有啥好注意的?”曾小蓮一臉霧水,“我想想,咱們逛那些店,客人更多、更舍得花錢?”

“這就是最關鍵的!”青杏使勁點頭:“在縣裏,有錢人少, 而普通百姓家裏, 除了生活必需品, 其餘東西買的很少,特別是消遣這方麵——普通百姓家裏可能男人還去茶樓這些地方玩,女人基本沒有, 我那茶樓裏的客人都是有錢人家女眷。”

曾小蓮被逗樂了,“這省城不也一樣?哪裏的普通百姓家裏,也不會把錢給家裏女人去消遣啊。”

“但是省城大,來錢的門路多,也多了一類人,”青杏想了一會,形容道:“省城還有一個群體,這群人比不上做生意的人家有錢,但是又比普通老百姓強,這個群體家裏的女眷,也是舍得給自己花錢的。”

見曾小蓮不理解,青杏開始舉例:“例如舅母,在縣裏算是大戶人家的女眷了,但是放到省城,離大戶還差得遠呢。當初咱們縣裏舉人太太就她一個,這省城十幾二十個舉人太太還是有的吧?她們有錢給自己花沒有?”

“省城做生意的多,賬房、掌櫃這些也多,這類人比不得主家做生意掙大錢,但是每月掙得也不少,外加主家給的紅包,日子著實不差,家裏女眷會沒錢花?”

“最主要還有一些人家,祖上傳下來幾個鋪子、省城附近村莊的田地幾百畝,不說大富大貴但是絕對手有餘錢,她們也不像咱們老家那邊,有地的喜歡住鄉下,這些人家在省城住著也是重要的客人”

青杏覺得,中產階級是非常適合他們這個群體的詞語,而且與現代靠著腦力工作奮鬥成“中產階級”的人不一樣,這些人家是真的有產業的。

“這麼群人,不比大戶人家的太太,三天兩頭就能在自家後花園開個茶會、自家就能培養兩個精心伺候她們的丫頭,那我能不能開這樣一個茶樓,讓她們在裏麵能吃喝玩樂,還能享受?”

說了這麼多,青杏終於可以進入正題了,她拿起紙開始逐條解釋:“我這個為啥叫大型綜合茶樓,首先,它要大,裏麵囊括我下麵列舉的所有東西。”

“第一個就是吃食——到時候我主打小吃,畢竟家常菜這些人家家裏也有廚娘、大菜還能喊酒樓送菜上門,我就主打各地新奇的小吃食,給她們嚐鮮。”

“點菜方式太麻煩,也不好備貨。弄成隔間——我的這些小吃食就是要方便做的,這樣位置不用太大,客人想吃什麼到那一付錢端著就走,就跟廟會時路邊賣的小吃食一樣,成本低價格下來了,也更適合這群人。”

“買了吃的,想去聽說書的,就去說書那個大廳,想看表演的,就去表演那個大廳——關於表演呢,就類似於唱戲那種,可以跟唱歌、說書的劇情結合起來,等真的要開茶樓了,再仔細討論。”

“這些就放在一樓,二樓呢,我準備弄個專業的按捏、保養包間,”說到這,青杏停下來喝口茶,“你前兒不是說,到林家去,有專門的丫頭給你按捏得很舒服?還說那是人家裏專門教出來的?”

“你還記在心上啊?”曾小蓮當時就回來隨口一提,抱怨了兩聲家裏的丫頭隻有蠻勁按的她不舒服,沒想到女兒都記著呢,“林家祖輩就在這省城紮根了,家裏出過當官的,現在也得稱一聲書香門第,人家家裏教出來的丫頭,咱們這些人家是比不起。”

還是因為曾小舅跟著李院長做事,曾舅母才勉強入了人家林太太的眼,時不時喊去參加個茶會,慢慢也跟人熟絡起來。

前麵曾舅母得罪了曾小蓮,雖然婚事達成後倆人關係表麵又融洽了,但總還是差點什麼,於是曾舅母再參加這些聚會時便有意帶著曾小蓮一起去,也算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