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第198章 第一百九十八章(1 / 2)

李遠聽了青杏的顧慮, 仔細回憶後道:“李院長三個兒子,隻有李三叔讀書平平,連舉人都沒考中——不然憑借李家關係,怎麼也能謀個官職。李三叔獨子原本是受了李院長的蔭蔽到國子監讀書, 不過現在回來青山書院讀了, 連個秀才都沒考中, 可見科舉這條路, 也會比較艱辛。”

青杏好奇:“李家肯定還有其他孫輩吧?咋樣?”

“大房有兩個兒子已經考中秀才, 三房, 阿垣的親哥哥和他也都已經考中了秀才。”李遠都感歎了, 偏偏三房,一點文曲星的風都挨不到。

青杏咋舌, “現在沒分家就算了,要是哪天分家了,李家三房跟前麵兩房差距可就大了。”

要縮小差距怎麼弄?讀書不行, 自然得多掙點錢,青杏感歎:“這抱住的大腿也可能變成威脅啊!果然,時刻得保持警惕。”

“青杏你考慮真周到,”李遠歎道:“大多數人都隻看得到眼前,隻顧眼前利益,再或者就過分看重某一個人的品質忽略其他。”

“你不覺得我心眼多?”青杏被誇得不好意思,其實一開始她還是有些擔心, 畢竟李院長人很好, 對曾家、李遠有恩, 自己這樣猜測,似乎有忘恩負義之嫌。

“怎麼會,”李遠拉過青杏的手, “李院長於我們有恩,我們自會報答,但不能盲目。爹跟李三叔既然是做生意,那自然是在商言商。”

“嗯,我爹經過我提醒,肯定心裏有數,說不定很快就會把字糖拿出來賣了。”

李遠想到第一次看到字糖的感受,不住點頭:“字糖心思巧妙,肯定會大受歡迎的。”

想著白天聊天時李遠不在,青杏把陳三郎研究出來的新技術跟他說了,

“出嫁前爹娘說以後家裏字糖生意的利潤給我三成,可是今天跟爹聊,發現他傾注這麼多心血在裏麵,我除了一開始說個大概做法,後麵基本沒怎麼管,現在想想,拿三成有點多了。”

青杏嫁妝的事,李遠並不多言,隻道:“你跟爹娘好好商量。隨你的心意便是,不用顧慮養家的事,這是我的責任。”

成婚當晚,李遠就把當初曾舅母給他換置的家業交給了青杏,縣裏的鋪子還有一些土地,跟青杏的嫁妝比不了,但是小兩口過日子絕對綽綽有餘。

“等到日子久了,有了孩子,那時候我要是有幸考中進士,自然有了前途;要是一直考不中,到書院當個先生也不錯。”李遠緩緩道出自己的計劃。

“聽舅舅說書院的先生們收入還不錯,”青杏開玩笑到,“但你讀書這麼厲害,要是考中了進士,從小官當起,那花銷可多了。”

“這日常花銷少不了,咱們還要買宅子,養孩子更費錢,然後逢年過節你得打點吧?給上官的,給你辦事的”青杏搖搖頭,“到時候,靠俸祿肯定日子清貧,還是得現在多攢點。”

李遠解釋道:“真要當了官,吃住都是官家管,沒什麼花銷的。俸祿就留著養孩子便好,逢年過節自有官府的節禮發放,何須我送?再有,朝廷對於官員時有額外津貼補助,到手的俸祿還是不少的。”

“啊?”

李遠便細細說起來:“如果我外放到地方任職,那肯定住衙門,像在縣裏的時候,縣令不就住衙門。縣令太太她們住衙門後麵的宅子裏。便是省城,也有官家的宅子給官員住,不需要自己買。”

青杏一聽,有道理,“也是,三年一考核,說不定三年換一地,總不能三年就買一次宅子。”

“吃這方麵,朝廷俸祿有一部分就是直接發米,然後每地官府都有自己的官田、莊子,平日裏的菜、肉都是他們送來,自然也不用我們自己花錢。”

這個青杏倒真沒想到:“小地方,像縣裏還好弄,省城也這樣?”

“當然,就是出城不過百裏,那一帶的土地都是官府的,還有好幾個莊子,供應省城這些官員的日常吃食完全沒問題。”

至於官員每年能到手多少錢,李遠就不清楚了:“但隻要不驕奢淫逸,肯定夠花。”

“那些積世大家出來的子弟肯定看不上這樣的生活,但是對咱們來說,不錯了。”李遠日常花銷並不大,“我這樣的出身,從小官做起也是腳踏實地的一步步來,用不著什麼打點,做好分內的事就夠了。像李院長,不就是靠著自己的實幹,做到了尚書位置?”

青杏聽完,十分震撼:“這就是高薪養廉啊!朝廷對於官員的生活安排很是周到了,偏偏有的人不知道滿足!真是過分!”

想到靠著蘇縣令的身份地位在縣裏各種攬財的蘇家人,青杏憤怒了:“哼,這些蛀蟲,被清算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