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話︱同一個星空下(1 / 2)

然而盡管隔了三年沒有見麵,但從明川拎著水果出現在王浩父母家的那一刻開始,王媽媽那滿眼的疏離與排斥,還是讓她深刻地重溫到了那一如既往的隔閡與輕蔑。

或許這次王浩事先向父母反複強調了些什麼,類似中國人際往來間那種“最近工作咋樣?”的例行寒暄,並沒有出現在她與他父母的客套互動裏。

在創意領域非常敏銳的王浩,不可能發現不到兩個女人之間微妙的相處氛圍。

也許想要調節一下氛圍,他嚷著讓王媽媽切一下明川帶來的水果,試圖給她們留一個緩衝的空間。

但他沒想到的是,她居然會跟在王媽媽身後,一塊走進了廚房。

其實在王媽媽起身的時候,明川就立刻作出要和對方正麵應對的決定。

橫豎她已經來到這裏,如果不想在這晚餐過程裏度日如年,那麼還不如在兩人還能獨處的空間裏,盡可能把問題處理好。

或許對方也在等待這個時機。

對於她貿然進入廚房,王媽媽倒是沒有拒絕。

隨即兩人根據王媽媽的安排進行了分工:她隻管將蘋果削好,而王媽媽則負責切好香梨。

削蘋果皮時,明川偶爾會望向王媽媽,看著對方正神情複雜地切著香梨。

可能是積攢了太多話,等著在這個空間裏尋找適合的機會表達。

王媽媽切香梨的速度很慢,慢到連明川這種不太精通人情世故的人也能看出她的用意。

“阿姨,我們應該也有三年沒見了。”最後明川主動掀開了話題。

“是哈,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都三年了。”王媽媽訝然於她的主動,“我記得你比王浩大一歲……今年30了吧?”

“嗯,我92年的,今年是30歲了。”她坦率回答。

“來成都這麼多年了,應該早就適應這邊的生活了吧?”王媽媽緩緩切著香梨,“人在他鄉難免會想家,年輕時拚拚還行,年紀大了總要落葉歸根,你媽在海口應該也很想你吧?”

“謝謝阿姨操心。我媽知道有人這麼擔心她,應該會很高興。”明川的臉色很不好,她聽得出對方的意有所指,因此答得也並不怎麼客氣。

“再咋個高興,也沒有兒女陪在身邊來得舒坦撒。”王媽媽淡淡地說。

“可我還沒回海口的打算。”本來就不喜歡拐彎抹角,明川索性直接把話挑明,“阿姨,有些事你可能誤會了,我和王浩就隻是普通朋友……”

“但他心裏也這麼想嗎?”王媽媽擱下菜刀,終於抬頭看向她,“王浩從深圳回來以後,隻呆過紅蜻蜓這家公司,那孩子從小就是這樣,認準的路就會一直走下去。”

“……”明川沒有回應,她知道眼前的這位母親,應該還有很多話要對她說。

“王浩是個直性子,容易認死理,對公司或人都是這樣。”王媽媽歎了口氣,“你想,才29歲的大男孩,心思能複雜到哪去?很容易就會被套上。”

怒意差點被點燃,明川好不容易才壓製住了反唇相譏的衝動。

“但我們做父母的,不能視若無睹。總該有個生活習性、價值觀、家境都適合的成都女娃兒,能和王浩踏踏實實地一塊過日子,這事兒解決了,我也就沒啥子好再擔心的了。”

麵對如此直白到近乎沒有任何遮掩的話語,明川好半天都說不出話來,她簡直是既不曉得該怎麼回、又不適合保持沉默。

就在廚房的氣氛變得凝重時,或許眼看著她們在裏麵呆得太久,讓王浩覺得有些不太對勁,於是那家夥忍不住跑進廚房來一探究竟了。

“你們倆在做啥子喲?切個水果也要這麼久嗎?”

聽到王浩的聲音,王媽媽瞬間立刻換上一副親切溫和的表情:“還不是好久沒見明川了。聊著聊著動作就慢了下來,來,你先把這些切好的香梨端出去。”

這頓晚飯,明川吃得味同嚼醋。

王浩倒是格外努力想把氛圍給活躍起來。

他聊公司的事,分享自已小時候被王爸爸帶去公園溜達時發生的各種糗事,甚至把顯崧中學時代追女孩子碰壁的事情也搬出來做了話題。

感覺到明川的興致不高,他聊著聊著,就會停下來把話題拋給她:“明川,你覺得呢?”

“啊……顯崧中學時就這麼洋盤啊”、“我也覺得”、“地產廣告是這樣的了……”

感受到他的用心,她接到話題以後,有時會擠出一個公式化的笑容,但回答得都非常簡短,通常都以一句話的篇幅帶過。

漸漸地,餐桌上的氣壓變得越來越低。

王爸爸倒還會不時為了兒子考慮,積極地去附和一下話題。

可王媽媽幹脆就直接擺出了意興闌珊的態度,完全一派遊離在交流狀態外的模樣,麵對明川,她似乎連最基本的場麵話也懶得去應付了。

這是很明顯的信息,對方在告誡明川不要對她兒子存在任何友情之外的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