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下田上山(1 / 2)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cc/最快更新!無廣告!

就在沐晨感歎楊樹不但學會了種地,就連有關於田地裏的事也說得是頭頭是道,不久的將來他們家必出一位種田的好手的時候,也到了該插秧的時候了。

楊樹和沐安兩人提前把秧苗從育秧苗的田裏扯了出來,一把把係好,南櫟的秧苗用的是草繩把一把把秧苗係好,其他各地的則是用麻繩係好,為了不把各地的秧苗混淆,楊樹和沐安兩人提前一天就到了田裏忙活,把秧苗全部扯好係好,又分別送到田裏擺好後才又找了人來幫著插秧。

不說楊家在陳家坳是以第一富豪的人家存在,就是楊家出了兩個讀書人也是讓村裏人羨慕不已,且還有付老爺子以前在村裏定時免費給大家看病也讓村裏人對楊家心存感激,楊家現在在村裏的人緣比村長家都還好。

所以在楊家找上門請他們幫忙插秧的時,無一人推脫,都來了楊家幫著插秧。

因為是提前放好了秧苗,請的人隻需在混種兩種水稻的田裏按照楊家人說的把兩種水稻交替著插秧,而隻種南櫟水稻的田裏則是不用這樣麻煩。

楊樹和沐安在混種的田裏一起插秧,一如楊樹在家裏說的一樣,把兩種秧苗要怎麼插都給在田裏的人說了一遍,漢子們一聽說是鄭氏懷著身子想吃他們原來家裏的米時,都說他們夫妻感情好時,又玩笑的說著他耳根子軟,慣著婆娘。

幾個漢子們在一起,啥話也敢說,葷的素的一點都不忌口,閑話一點也不比一群婦人們少。

雖大家有說有笑,但也按著楊樹的要求一行行小心仔細的交替插著兩種秧苗。

不小心仔細都不行,因為田裏兩人時時盯著他們手下,提醒著他們換秧苗。

不過楊家也對得起他們這一場小心仔細,插完秧苗後,不但好吃好喝了一頓,還有不少的工錢可以拿。

這也是楊家為何會在村裏受大家的歡迎的原因,但凡是請了大家幫忙,都少不了給請去幫忙的一份不少於在外做工時的工錢。

楊樹為了鄭氏托人買了他們老家的稻種來種的事傳開後,讓本就受村裏婦女羨慕不已的鄭氏,變得更讓人眼紅羨慕她找了個體貼她,啥事都想著她的男人。

婦人們眼紅的同時,就可憐了村裏的漢子們,每日在外勞作後回家還要受家裏婆娘的抱怨,抱怨他們不懂得關心人,這讓一幫子粗漢子們一時苦不堪言。

插完秧後,沐晨又和沐安一起把人參種子種下,種下後,沐安主動又問了不少關於人參的習性好方便日後的照應。

家裏插完秧,又種下了人參種子後,沐晨就和方海往縣城趕去。

到了縣城,沐晨先是去了縣衙和王子瑜定了去山上找人參的時間,日子就定在了明日,不隻是明日,接下來每日都要去山裏找尋。

不過也用不著她每日都上山去找,她計劃隻帶著衙役在山上找一兩天,教會他們如何辨認人參和采挖後便不再上山,以後就由兩名衙役和秦朗六人輪流空出來兩人,每日上半晌去山裏采挖人參,下半晌再做自己的事。

在帶著衙役和們上山找了兩日,沐晨也終不辜負她‘福星’的稱號,第一日上山就找到了一株人參,第二日也亦然,隻是比頭一日找到的人參苗小上了很多。

兩日後,沐晨並未接著上山去找,一來是她要跟著付老去坐診看病,再有便是她也相信這種運氣不會一直跟著她。

接下來的每日,她除了在醫館跟隨付老坐診外,就是到種植的人參地裏觀察移栽回來的人參的變化,好在她每日往地裏跑的勤,地裏的參苗有絲毫變化她都能立馬發現,一旦發現便馬上想法進行挽救,就這樣靜心的照顧著,所幸,移栽回來的人參都成活了下來。

都說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沐安在人參種子下種後,也是每日必到地裏走上一走,除了去地裏看人參是否發芽,和去田裏看他們的水稻長勢如何外,剩下的時間就是和楊樹往山裏鑽去。

兩人雖然沒有沐晨的運氣那樣好接連兩天都找到了人參,不過也還算好,第三天時,兩人終於找到了一株人參,可讓兩人高興不已。

兩人按照沐晨的交代,挖時盡量多帶了些土,這樣移栽到地裏後也更加容易成活。兩人何止是多帶些土,挖出來時足足帶著一大盆土,所以他們移栽回去的人參愣是葉子都沒焉一下就活了下來。

沐月兒看著她大哥每日都往地裏去看,恨不得把地裏種的人參苗一株盯出十株來,和恨不得又把空蕩蕩的地方盯出一個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