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是無冕之王沒錯,可娛樂行業離不開媒體的支持,甚至有時候他們報道在抹黑你的時候,也是有助於宣傳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抹黑付晉的媒體隻占據了少數,大多都是讚歎,不管是《LoveJack》專輯還是《哈利·波特之魔法石》這本小說,大多數的媒體都表示是精品。
專輯就不用說了,看看成績就知道了,要是一張垃圾唱片,他不可能在全球賣出六千多萬的銷量,至於說小說,倒是未持評定,因為大多數的媒體在報道到小說的時候,都是一筆帶過。
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媒體對付晉的報道,使得他的名氣不斷攀升,再接著對付晉的作品也就關注了起來,唱片是如此,小說更是這樣。
有一個人試過買上一本,看了看,可卻發現,他沉迷到其中了!
情節緊湊,一個魔法的世界,這讓人無比瘋狂,再接著就是以一傳十,以十傳百,不斷的擴散開來。
這也導致了《哈利·波特之魔法石》這本書從原來剛剛上架時不多的銷量突然瘋狂的攀升,出版社則不斷的加印,已經排好版的小說,流水線作業,加印起來速度非常快。
與專輯同一天發行,專輯的全球銷量達到六千萬,小說也不差,全球的銷量達到了三千萬冊。
回想一下在地球上的羅琳,她的第一本書《哈利·波特之魔法石》的全球銷量才那麼一點,這還是因為她後來打出名聲,才出現銷量飛躍式暴漲。
可即便是如此,全球的銷量也沒有突破千萬冊,而付晉倒好,不多的時間就達到三千冊,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然而,真的是奇跡嗎?
付晉不這麼認為,首先,付晉覺得是因為《哈利·波特之魔法石》本身就是一本優秀的小說,再接著才是他的號召力,有媒體的幫助炒作,讓他的名聲提高一個等階,之後就有號召力,才使得消費者們購買。
一本小說達到三十光明幣,這還是在光明帝國這邊的售價,其他國家翻譯成不同語言版本,那定價也發生了變化,比如說龍騰帝國,它的定價就是五十龍騰幣。
亂七八糟的除開,《哈利·波特之魔法石》這本書的成本大概在十光明幣左右,也就是說,付晉能夠拿到手的錢大概是二十光明幣的樣子,其他國家的利潤更高。
但付晉並沒有去把彙率一起算上去,隻當是一本書賺二十光明幣的樣子,三千萬冊算下來,就有六億的收入,除開給出版社1%的分成,再除去必要的稅收,付晉一下子拿到了五億多光明幣。
小說收入五億多,再加上專輯的收入有六億多近七億的樣子,還有單曲的尾數,付晉所擁有財富加起來達到了十二億多,簡直比打劫銀行還要賺錢。
呃…不,把付晉說成是印鈔機都不足為過,看看他來到光明帝國才多久,不過幾個月的時間而以,竟然賺了十二億,這還是除開一切和稅務剩下的純利潤。
不過,付晉非常的清楚,這收入隻是暫時的,特別是小說這一塊的收入,恐怕會再攀新高。
據全球各地比較權威的媒體報道,自從《哈利·波特之魔法石》上架掛售開始,全球各地掀起一陣魔法狂潮,很多書迷不管是在工作還是在閑時,都是《哈利·波特之魔法石》中的劇情不離口,在討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