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第1章(1 / 2)

沈府坐落京城東街,占地寬廣,高牆林立,青色琉璃瓦鋪就屋頂,又有大片桃林綻放,團簇如雲,宛若佳境。

一看就知其主人財力雄厚,屬於名門世族。

然而偌大的府內此時卻萬籟俱寂,偶有婢女嬉笑打鬧的聲音傳來,待仔細一聽又沒了動靜,整個府邸透露著一股壓抑低沉的氣氛。

沈府家教森嚴,府內明嚴禁止喧嘩打鬧,沈老夫人又出身書香世家,自是看不慣當下浮躁風氣,對若幹小輩也是訓斥嚴厲,時常耳提命麵,生怕辱沒世家門麵。

閣內,沈老夫人放下茶杯,抬眼見孫女悠然自適,敲了敲桌子,話裏透出一股子不成器:“三日後便是宴會,屆時京中許多貴女都會前去,等回去挑身好的行頭,莫要讓人低看了去。”

沈桑收回目光,輕垂眼眸,“祖母說的極是。”

她爹娘早逝,又自幼在老夫人膝下長大,早已將老夫人的性子摸得透徹,這個時候隻需聽著便是。

祖孫倆相對而坐,室內一派靜謐。

沈桑雙手交疊於膝頭,端正身姿,玉頸輕轉,繼續盯著外麵那片桃花林瞧。

今年開春早,桃花綻於枝頭,似染了胭脂,又似天邊雲霞,煞是好看。

後院的桃林棵棵枝幹粗壯,枝葉繁茂,可是讓旁人羨煞了去。可沈桑早已看了十六年,也沒覺得什麼好稀奇,每年桃花開時她隻惦記著桃花餡的糕點,酥酥脆脆一塊,上麵灑層薄薄甜酪,入口香味無窮。

沈老夫人見她心不在焉,索性把話挑明,“此番宮中設宴,明麵上是要為太子接風洗塵,私下卻不知有多少人想要把自家女兒塞進東宮。別忘了,你可是讓宮中開了金口的未來太子妃,掛的是皇家顏麵,赴宴之時可莫要再像這般鬆散疏漫,白白讓人在背後戳著我們沈家的脊梁骨說閑話。”

老夫人性情剛愎自用,固執己見,最不喜聽見旁人口中說出忤逆她的的話語。沈桑再如何,也不會眼巴巴的湊上去討老夫人心中不快,當即收了吃糕點的心思,虛心求教,“宴會之事孫女不敢亂言,還望祖母指點一二。”

見她眉眼溫和,甚是乖巧,沈老夫人臉上露出一絲欣慰,揮手屏退婢女,飲了口茶侃侃而談,生怕她出了亂子。

隻怕,出亂子是小,丟了她的臉才是大。

沈桑心中不以為意。

什麼太子妃,不過是她歪打正著,從京城貴女中撿來的罷了。

坊間皆知,北宛京城素有三絕,一絕雲中亭,二絕孫氏女,三絕紅袖宴。

連三歲孩童都能說上一二。

尤其是這紅袖宴,隔五年舉辦一次,由當朝太後親自舉辦、評選和封賞,加之沒有身份年齡限製,每逢此年,各家姑娘紛紛擠破腦袋,都想要在太後麵前露個臉,哪怕是讚賞幾句說出去都是讓人羨慕的緊。

那年,沈桑十一歲。

身著五色羽衣,手執長綢,冠步搖冠,腰係珠翠,在眾人麵前跳了曲羽衣霓裳舞,那笨拙的動作、稚嫩的嬌容,動作之大連束發的珠簪搖冠都險些摔落在地,讓若幹京中貴女好是取笑。

待一曲舞畢,沈桑卻是抬手拆了珠簪,提著裙角對著太後盈盈一拜。

絲毫不見方才半分慌亂。

誰都沒有想到,那纖細腰肢再起來時,沈家三姑娘已飛上枝頭。再後來,枝頭鍍了金邊,沈桑也跟著成了宮中欽定的太子妃。

沒有人知曉的是,那一刻年幼的沈桑心底掀起驚濤駭浪,巨大的喜悅差點將她淹沒。可她還是強按著袖中微微顫抖的雙手,靦腆笑著,一步一步走到太後麵前。

傳言華陽公主曾偷練霓裳舞數月,為母後慶生,雖舞姿僵硬,無半分美感可言,太後卻憐幺女一片孝心,當場哽咽落淚。

這事是沈桑無意中偷聽來的,便依葫蘆畫瓢,大著膽子賭了一把,慶幸的是老天垂憐。

她賭對了。

隻是,賭對了紅袖宴,卻沒賭對太子妃會花落沈家。

沈桑看了眼遠處隨風飄落的桃花瓣,微微蹙眉,心想自個兒怎麼想起這事來了,當真是因為太子的緣故不成?

隻是想了半晌也沒想出太子是何模樣,沈桑暗中捏了捏酸軟的小腿,放棄思考。

算了,再想也是個人樣,興許還是個俊的。

想必太子也不待見她,如此正好,倒是省了不少麻煩。

至於擇日的宴會,她可不想去,得找個法子逃了才是。

沈老夫人長篇大論下來,竟是足足說了半個時辰,又問了沈桑幾句,見回答尚可,這才放她離開。

貼身婢女白芷早已在外等候,見她出來,兩人一同離開。

路上,沈桑抬手掩麵,懶懶打了個哈欠。

白芷扶著她,笑道:“姑娘可是乏了?等回了院子,奴婢守著,讓您睡個好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