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味道實在是太“怪”了一點。讓賴明覺得這茶葉和龍眼雞的葉子的味道很不相搭,但是湊在起又似乎一點也衝突,反而有一種特別的味道!
“怪,但是卻很好喝!”
賴明又不由得喝了一大口,然後放下手裏的碗,笑著對眾人說。
“真有這樣神奇?”
“不就是一粗茶還有一龍眼雞葉子麼?我來試試看有什麼好喝的。
羅綱和周英都不相信地端起碗喝了起來!
“是還不錯吧?!”趙海生看到羅綱和周英都放下了眼,笑著問。
“真的是一種奇怪的味道!”周英放下了手裏的碗之後,閉上眼睛想了一下,然後睜開眼睛,說:“茶葉不太好,所以味道也不怎麼樣,龍眼雞的葉子有點青的味道,這些都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是這湊到一起,味道真的是完全不同了。”
“沒錯,完全不同了,但是這種味道卻是美妙無比的!真的是怪了!山村的粗野之物,也能衝出這樣的味道,真的是太讓人驚訝了!”羅綱也感歎著說。
一邊說著,羅綱還不太相信地看了看碗裏的那還殘留著的黃色的茶水和龍眼雞葉子和茶沫子,一切都還是那樣的不起眼。隻是這味道卻讓人回味無窮,真的是一種奇妙的東西!
“世界上最奇妙的東西莫過於味道,有時候幾個味道不一樣的東西一配起來那就會形成一種新的、特別的味道!”趙海生說。
“嗬,那得有高手來配才行,象我們這樣的,就不可能配得出來!”羅綱笑著說。
他的話倒不是在稱趙海生,因為這是事實,這種茶葉和龍眼雞葉,他們平時也沒有少喝,但是卻從來也沒有想到過這兩樣東西可以配起來,而且關鍵是,就算是把這兩樣東西混一起,也不太可能衝得出這樣的味道,畢竟這混到一起的比例也是一個很技術活的東西,不是人人都懂的。
“其實,這裏麵起著至關重要的還是明叔的井水。這井水清冽,才能最大限度地帶出龍眼雞葉子中的那個青的甘味,這樣和茶葉的味道一撞,就很容易出彩了!所以說這水一好,衝出來的茶味道就會憑空多出幾分誘人的精氣神!一般的井水是不可能真正地揮出龍眼雞葉子的青味的。”趙海生細細地解釋說。
“原來是這樣!”賴明等人直到現在才明白原來這水在這個茶之中原來是如此地重要。
“來,我們一邊喝一邊聊,這樣的好東西可不是時時能喝得到。”趙海生擒起茶壺給眾人滿上。
四個人先是說了一會閑話,然後就慢慢地把話題轉到了海潭鎮的捕撈業之上,畢竟這件事情是最近大家都在操心的事情,四個人也都是忙人,這聚到一起也不可能光光是喝喝茶這樣簡單。
“現在的情況怎麼樣了?”
現在隻有趙海生、賴明、羅綱和周英在,所以賴明這話也問得很直接。反正都是熟悉的人,也沒有這麼多講究。
趙海生想了一下,說:“情況很不錯。現在很多人都加了進來,雖然離我們的目標還有點距離,但是我覺得遲早都會達到的,所以說情況相當地不錯!我想再花點時間就一定能達到我們的目標!”
“這樣就好,這個事情事關重大,嗬,現在看來當初海生的你這個不要求一步到位的辦法是很對頭的。”賴明欣賞地看了看趙海生笑著說。
當初他和苗炎都想著一步到位,迅地組建起一支統一的海潭鎮的船隊,但是這樣遇到了大量的阻力,後來聽從了趙海生的建議,一步一步的來,效果相當的不錯,這一招“曲線救國”完成得相當漂亮!
既達成了目標,又沒有引起各個村子的反抗,穩定一直是當政者所追求的第一目標,在這方麵趙海生做得不錯。
“現在船隊有多少船了?”賴明問。
“四十二艘。”趙海生對現在船隊的情況相當地熟悉,馬上就回答說。
“你看最後能達到多少艘?”賴明問。
“五十至六十艘。”趙海生遲疑地說。
“這個數目,你覺得怎麼樣?足夠了嗎?”賴明的語氣突然之間變得很嚴肅,盯著趙海生問。
趙海生明白賴明的話。賴明問的是這個數目能不能滿足海潭鎮的捕撈業的展。
仔細地盤算了一下,趙海生才也認真地說:“以目前的規模,在確保一定的分紅的情況之下,每年船隊可以擴大規模、也就是增加的船可能在五艘左右!當然,這樣的一支船隊已經有很大的產出,但是如果說要想迅地展,搶占市場,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那應該是不足夠的!”
聽完了趙海生的話,賴明的眉頭一下子就皺了起來,既然他想著把海潭鎮的捕撈業作為重點來展、以形成一定的政績,那當然就不能小打小敲。
這樣就象是隔靴搔癢一樣,沒有什麼意思。
想了好一會,賴明才認真地問:“海生,你覺得有沒有必要聲地擴大船隊的規模?”
趙海生馬上點頭說:“當然有這個必要,而且是越快越好!”
“為什麼?!”賴明基本上下意識地問道。
“現在這個時候,不管是在咱們國家,又或者是更大的範圍,比如說世界,捕撈業都處於一下迅展的時候,如果我們能迅地擴大我們的規模,形成更大的生產力,那麼我們就能領先一步,聲地積累起大量的財富,買更好的船,去更遠的地方!所以說,迅地擴大我們的船隊的規模是展、形成更大的生產力是最重要的。因此此時是展的的關鍵時間,一步領先就能步步領先!”
“一步領先就能步步領先!”
賴明不由得喃喃地重複著趙海生的這一句話,不一會雙眼漸漸地散出更亮的光芒!
“好。好一句‘一步領先就能步步領先’!”羅綱也一拍自己的大腿說。
他對於趙海生的這句話那是有著深刻的感悟的,其實不單是他,賴明和周英也深有感覺。
現在海沙村為什麼能領先其它的村子?靠的其實就是這“一步領先”所造成的“步步領先”的局麵!
所以說趙海生的這句話深深地打動了眾人,當然就更是深深地打動了賴明這個縣長了!
“可是,這不容易吧?”周英疑惑地問,“你剛才也說了,現在這個船隊,每年大概隻能擴大五艘,既然這樣,又何來迅擴大規模?”
“是啊,就算是這海潭鎮各個村子的村民看到這湊份子買船有很大的收益,也不可能是無限的湊下去,畢竟大家的錢也就那麼些,再擠也擠不出來的。”羅綱仔細地思考了一下,指出了問題的關鍵。
“老羅和老周說得沒有錯,到了一定的程度,確實不可能再湊得出來錢,所以說這迅擴大規模也不是很現實。”賴明也同意說。
讓盡可能多的人湊份子來買船,這是早期“一究二白”的時候形成規模的最簡單的辦法,但是當這規模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後,這種辦法就再也不可行了。
原因是大家不可能再有錢拿出來湊份子了,所以說再用這種辦法就不可能了。
因此,賴明才同意羅綱和周英的說法。
“也不盡然。辦法當然是有的。”趙海生笑著說。
“什麼辦法?”羅綱打頭問道。
趙海生先沒有馬上就說,而是穩坐釣魚台,先是端起了碗,吹了吹,美美地喝了一口。
看著趙海生這樣子,周英突然腦子裏閃過一個想法,笑罵著說:“難道你又想把主意打到我和老羅的頭上了?”
趙海生把手裏的碗放了下來,笑了笑,還是沒有說話。他知道在這件事情上也許賴明比他更積極,既然這樣,那就讓他們先去對上幾句話再說。
果然。賴明馬上看向了羅綱和周英,說:“老羅、老周,你們兩個怎麼也得支持一下我們天溪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