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縣城書院已經建好,教諭已經選拔完成,可以開始招收學員了。”陸壽說道。
鄭銘微微點頭,說道:“那就招收吧,不收束脩,中午管飯,城內八歲到十六歲的少年皆可入學。”
山海縣本來就文道廢弛,讀書人非常稀缺,現在書院建成,他必須盡快培養一批合格的讀書人。
學識不需要太深,隻要能夠識字,會寫白話文即可。
山海縣城內的居民大約在三萬人左右,八歲到十六歲的少年差不多有一千人,除去女子,也就五百人上下。
鄭銘估計能招滿三百人就不錯了,畢竟不是人人都想要讀書的。
十歲以上的少年已經算是家中的勞動力了,家貧者大概率不會入學。
至於強製性或者義務教育,山海縣暫時還沒那樣的實力。
銀子鄭銘和縣衙都不缺,缺的是老師,沒有老師,義務教育就是妄想。
所以現在鄭銘隻開了一家書院和一家武院,至於其他以後慢慢來吧。
“殿下,不收束脩的話,文院怕是很難持久。”陸壽低聲說道。
“有沒有做明年的收支預算?”鄭銘問道。
陸壽走到書桌前,取出一本書冊,遞給鄭銘,說道:“已經做了,明年預計會虧損五萬兩白銀。”
目前縣衙主要支出是官吏的俸祿和建造花費,修路、擴建城池,建造房屋等等這些都是大頭。
而縣衙的主要收入卻隻有耕地的稅收,收支差距很大。
鄭銘看了看書冊,倒是沒有太過在意。
這樣的結果很正常,山海縣耕地少,靠田稅根本就支撐不起來山海縣的發展,想要發展還要靠商業才行。
山海縣也不是沒有物產,山中的毛皮、草藥等,海中的漁產、海菜等都可以拿出去售賣。
不過僅憑這些還不夠,山海縣還需要一些支柱產業才行。
比如食鹽。
鄭銘的確不知道曬鹽的具體步驟,但是他知道曬。
山海縣其實不缺食鹽,因為有人會煮鹽,既然煮鹽可以做到,沒理由曬鹽不行,大不了就是多試驗幾次。
至於食鹽會不會敲動他人的利益,引來他人的仇視,鄭銘暫時還沒有去考慮。
除了食鹽,還有高度酒、香皂、玻璃等等,這些都可以慢慢實驗。
等山海縣的文道昌盛後,鄭銘或許還能推出各種科學學科。
不過這些都需要時間。
鄭銘看著書冊,沉思了許久,說道:“目前放出多少銀子了?”
“已經超過八萬兩了。”陸壽說道。
“十八萬人口,十萬兩白銀,就算之前民間有存錢,那人均也不足一兩銀子。”鄭銘計算道。
“明年再放出二十萬兩白銀,同時加大與北邊府的商貿力度,多組建幾隻商隊。”
鄭銘現在手中還有百萬兩白銀,但是為了避免通貨膨脹,他隻能一點點放出。
銀子是好東西,但是對小小的山海縣來說,太多了也沒有好處。
陸壽和姚海生麵麵相覷,他們有些理解不了鄭銘的想法。
按照他們的想法,那些存銀應該慢慢花才對,不然像鄭銘這樣大肆揮霍,坐吃山空,用不了幾年縣衙就沒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