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城主府大堂內發生的事情也隨之傳開。
季元晨的作為,同道盟各方勢力的想法,讓很多人感到不恥。
然而事情並沒有結束。
在鄭銘回到大璃時,寧湖宗、百元宗先後宣布退出同道盟。
剛剛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鄭銘也是非常詫異。
不過隨即鄭銘就明白了。
兩教的威脅暫時消失,聖道盟還沒有建立就解散了,通仙皇朝也跟著覆滅了。
但西北域的局勢依然混亂不堪,同道盟勢力雖然龐大,但內部紛亂太多,而大璃脫離同道盟,又與通仙七宗宣戰,必將引起一場風暴。
新的局勢很可能就是大璃與同道盟對抗,寧湖宗和百元宗在通仙皇朝時, 就同大璃的將士們一起戰鬥, 他們比其他勢力更了解大璃的情況。
而且一起並肩作戰, 同生共死,建立了不少情誼。
這種情況下,他們不願意留在同道盟與大璃為敵,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同道盟如何?鄭銘懶得再管。
但通仙七宗卻是大璃的下一步擴張計劃。
回到京都之後,鄭銘立即召集內閣,都督府,供奉殿一起商討進攻通仙七宗的事宜。
聖皇殿內。
鄭銘端在龍椅上,麵色平靜的看著殿內眾臣。
內閣:辛棄疾、賈詡、杜如晦、王守明,鄭子明、聞仲。
目前內閣僅剩他們六位閣臣,之前的那些閣臣因為修為的關係,全部都下放到各部任職去了。
王守明和鄭子明雖然修為也不高,僅有洞神境的修為,但是他們兩人代表著不同的身份,鄭子明代表著皇族,而王守明則代表著儒家學子和來自九域神州的一些官吏。
其實朝政處理並不需要太高的修為,但是沒有足夠的修為,登臨高位也不是一件好事。
沒有修為,沒有實力,就沒有威嚴,作為閣臣,沒有點威嚴可不行。
鄭子明還好,畢竟他是皇族,沒有人敢對他不敬。
可王守明就不一樣了,現在朝堂上很多人都對他不服氣。
若不是有辛棄疾一直重用王守明,哪怕是有儒家學子的支持,王守明也無法坐穩這閣臣的位置。
同樣,都督府也是如此。
如今的都督府隻有黃飛虎、高順、趙雲、陳澤、元華菱五位軍務大臣。
黃飛虎、高順、趙雲不用多說,他們是召喚人物,實力和能力都遠超常人。
而陳澤作為以前大璃的第一軍務大臣,雖然這些年低調了不少,但他在軍中依然有著很大的威望。
而且這些年陳澤的修為也提升了不少,達到了通玄境後期,不算強也不算弱。
至於元華菱,她是大璃的第一女武神,修為同樣有著通玄境後期,而且隨著修為的提升,元華菱還展現出不俗的潛力,未來的成長空間比陳澤還要大。
作為大璃的老臣,為大璃立下赫赫戰功的將士們,鄭銘從來沒有忽視。
陳澤和元華菱就是他重點扶持的對象,而那些因修為或者能力不夠,被迫降職的將領,鄭銘也給與了很多的補償。
總體來說,目前內閣和都督府已經完成了大璃進入仙地後的過渡期,以後很長時間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動。
至於供奉殿,則隻有東方不敗和李元芳來了。
雖然目前供奉殿內有七位副殿主,不過這些副殿主隻是有個名分,並沒有參與供奉殿的管理工作。
所以議事自然不需要他們來。
鄭銘看著眾人,說道:“朕離開了京都已有不短的時間了,你們先說說目前各部的情況吧。”
眾臣相視一眼,辛棄疾先一步走出隊列,說道:“不知陛下想要了解哪些情況?”
要說各部的情況,那可就多了。
就說目前的內閣之下除了傳統的六部外,還有專門負責修煉者培養體係的教育部,負責繳稅的稅務部,還有什麼商務部等等,以及大理寺、監察院、宗人府等等。
還有各地的域府和郡府,九域神州域府,商於之地域府,神炎之地域府,仙地之內的三十二郡府,妖魔海域還有二十三個郡府。
如今的大璃可是廣闊無比,內閣管理的事情數不勝數。
鄭銘道:“就說說目前國庫現在有多少靈石吧。”
戰爭自然要花錢,沒有足夠的靈石支撐,飛舟都無法起飛,還打個屁啊。
辛棄疾開口道:“回陛下,目前國庫內有三千一百餘萬靈石儲備,按照計劃今年還會有五千餘萬靈石入庫,同時還需要支出四千三百餘萬靈石。”
鄭銘聞言,微微頷首。
目前大璃朝堂的財政收入還算不錯,已經不是在入不敷出,每年都稍有盈餘。
不過三千萬靈石怕是不夠。
畢竟通仙七宗不是小勢力,到時候少不了需要大軍進攻,一旦開戰,花費的靈石將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