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貧民而言,進醫館畢竟是很奢侈的事。
即便是藥皇閣這樣,在全大陸開滿了醫館分號的,每隔幾個月也都要進行一次義診,久而久之,就成了古醫術界的泰山北鬥。
義診雖說要消耗一些藥草,也需要耗費醫者的一些時間,但容易在百姓口中形成良好的口碑。
一家醫館,出售的丹藥好壞是醫館實力的證明,另一方麵,醫者的診斷能力的高低,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大周國的藥皇閣之所以能在大周古醫術界地位超然,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溫大國手的存在。
這幾年溫大國手雖說是已經鮮少出診,可凡是遇到了難症雜症,藥皇閣第一個找到的就是溫大國手。
對於醫者而言,沒有什麼比醫譽和醫德更加值得被人稱頌的了。
而小慈恩堂,眼下最缺的就是聲譽,若是有了好的聲譽,自然會有病患和相應的藥人、醫師找上門來。
雲笙手頭的錢,還算充裕,撥出一部分用來義診,倒是綽綽有餘。
“那就義診吧,範大夫,你說說,我們該怎麼義診?”雲笙也覺得,義診不失為一個好法子。
說起了義診,範大夫滔滔不絕了起來,他往年也會進行一些小規模的義診,但由於回春堂自身規模和資金的限製,一直無法大規模世行。
根據往年的經驗,範大夫很快就製定了義診的時間、地點、內容。
以藥皇閣為例,義診三個月一次。
義診的整個過程分為兩部分,其一是施藥。
既由藥皇閣的醫者們提前準備好各類成品丹藥和藥草,這些藥的價格大多不貴,主要用於城中居民的日常疾病和一些獵兵的跌打損傷。
像是藥皇閣大多會派藥人級別的醫者,在藥皇閣外負責施藥。
義診的另外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坐診。
藥皇閣會派遣醫師甚至是四方散醫級別的醫者在義診當天進行坐診,替一些平日看不起病或者是受了突發傷害的路人治病。
範大夫最初的意思是,由他和坐診,畢竟他是禦醫,早年看病的經驗更豐富。
由雲笙和林窈兒進行施藥。
可雲笙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她以為醫館人手不足,索性就坐診分藥一起。
況且小慈恩堂才是第一次義診,名氣不夠,來看病的人必定也不多。
她認為義診的時間不妨長一點,三天為宜,而且,她也不同意由範大夫出麵進行坐診。
“你是擔心我與藥皇閣起了衝突?”範大夫一眼就看透了雲笙的顧忌:“雲笙啊,我已經脫離藥皇閣了,並在意藥皇閣的人怎麼看我。”
“範大夫,那你在乎不在乎藥禦醫怎麼看你?還有溫大國手?”雲笙看得出,範大夫對藥禦醫依舊是情根深重,若是沒到萬不得已的地步,她並不希望讓範大夫和藥禦醫起正麵衝突。
“你放心吧,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戰鬥,到時候我會再拉上古峰和黃雀,還有窈兒,有幾個人幫忙,人手也足夠了,”雲笙的貼心,讓範大夫很是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