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9章 少年將軍與狸貓太子09(1 / 3)

第二天,早朝第一次沒有如常進行。風雨無阻堅持了十餘年的老皇帝,終於還是罷朝了。

對外,宮人對朝堂百官的回答是勞累過度,需要修養,暫時罷朝兩天。

但文武百官卻各有猜測:勞累過度?聖上那身子骨都熬走多少老臣了,哪裏是勞累的樣子?恐怕是見自己的後宮紛爭鬧到前朝甚至鬧到百姓麵前後,覺得麵上無光,不好意思麵見百官,這才罷朝的吧?

不過另一些人卻從這次的罷朝得到了不太妙的結論:這次的罷朝,莫非是為了太子?

太子是下一任的皇帝,地位和重要性僅次於皇帝之下,是一國之本,無論立與廢都應萬分慎重。昨夜的皇帝將太子禁於東宮,隱約表現出了廢太子的意向,而今日早朝皇帝又借口不來,莫非是因為皇帝早已定了廢太子的心,隻是不耐煩聽大臣們的勸說,這才罷朝,想要冷著大家幾天?

眾人心思各異,每一分注意力都被這風雨欲來的境況所占據。

——昨天夜裏,到底發生了什麼?!

對於老皇帝的心思與現況,大臣們做出了無數的猜測,但最後卻無一人猜對。

因為老皇帝此次的罷朝,真的隻有一個原因:他病了。

心悸之症。

紫宸殿內,老皇帝的麵色越來越難看了。

他虛弱地躺在龍床上,心髒處的刺痛一陣一陣,額上則是冷汗不斷。

他第一次感到自己老了,也第一次感到自己或許是快要死了。

時人壽命都不過花甲,但那隻是平民百姓罷了,注重養生之道的士人和高門貴族,活到耄耋之年也不是難事,所以老皇帝雖一生征戰沙場,落下了這樣那樣的毛病,但也始終認為自己健康,覺得自己還有好幾十年能活。

可現在,老皇帝卻第一次真切感到了“死”。

而這也令老皇帝對陳皇後和太子越發憤怒。

陳皇後,無知蠢婦,斤斤計較,目光短淺,不敬長輩,隻看得到麵前的那一畝三分地。為了坐穩皇後之位,阻止顧雅進宮,她竟然出手散播了那樣的流言,不但把禮部尚書顧大人架在火上烤,甚至還把李貴妃拉下了水。

若他動作快,在聽到宮外流言之前就把顧雅封妃了,那落在百姓眼中豈不是父子同爭一女?!

荒唐!

而太子……太子太好了。他寬厚仁德,他孝順純善,他不但得到了朝堂百官的喜愛,被默認為理所當然的下一任皇帝,就連那些性格各異的皇子們,對太子將會成為下一任皇帝的事都不排斥。

——但他排斥。

——他還沒死呢!

老皇帝近乎憤怒地憎惡著這一件事,憎惡著年輕力強的太子和自己再不願承認也在逐步走向衰老的身體。

於是這一次陳皇後的荒唐,直接給了老皇帝遷怒和發泄的口子:一個母族獲罪的皇子,如何能擔得太子之位?!不如跟陳皇後一塊兒下去吧!

老皇帝把陳皇後和太子召來,痛罵一場後,再在他們惶惶然的目光中將他們禁足宮中,這一刻,他體會到的是報複般的快感——一種向老天報複般的快感!

可在這一場狂怒狂喜過後,他病倒了。

心悸之症。

而這一次的病倒,也如同一盆冷水,令方才還滿心快意、一腔壯誌的老皇帝瞬間醒了。

——他真的老了,時日無多,來不及調教出下一任太子了。

所以他唯一能夠委以重任的,隻有被他厭憎的當今太子,趙晟。

二皇子不是個好人選,因為他的母族太過強盛,若他上位,老皇帝不知道自己百年後這天下到底是姓趙還是姓李。

三皇子也不是好人選,因為他根本沒有母族,性格又矯揉造作,敏感多思,怎麼都不是個當皇帝的料子。

四皇子他……算了想不起來。

五皇子隻會擺弄筆杆子,其它的事一竅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