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第七十七章 刀鋒(四)(1 / 2)

翌日一早,驟雨初歇,一個震驚所有人的消息如同風暴一般在安縣這座古樸的城池中席卷開來。

——吳家被抄,吳忠承被捕入獄。

昨晚的行動並沒有刻意瞞著安縣城內的百姓,許多親眼見過那支肅殺隊伍的人多半是猜到了的。

可當人們真正看到吳府大門上貼著的兩張交叉的封條,以及兩個傲然挺立的衙役時,那種顛覆一切都感覺仍然粘連著所有人。

吳家在城內是什麼分量的存在?

第一豪商、家資萬貫、仆從遍地、不懼官府……

這樣的狠角色居然隻用了一晚上的時間就這麼被那位大胡子縣令給踹翻了?

風暴持續醞釀,往更深更遠處滌蕩。

被吳家欺壓過的百姓、商賈無不彈冠相慶,被大雨衝刷過的街道上隨處可見有人高聲大笑,小商小販湧上街頭,酒樓、勾欄人滿為患觥籌交錯,肆意宣泄著噴薄而出的巨大喜悅。

那個曾經被吳家逼到舉家自焚的破敗小院的一處牆角,也堆疊著一簇還未燃燒殆盡的紙錢,在微風中搖曳……

縣城中狂歡進行的同時,也有人持續關注著吳家被抄的真正原因。

而這個原因,直到下午時分,才被幾個衙役用一張紅紙鋪在了告示處。

衙役方才離開,告示欄前便擠滿了人影攢動的百姓。

這時的文化普及率低的可怕,認識字的百不存一,但很快便有一個讀書人將告示上的字念出來。

官府給出的原因之中沒有關於任何白蓮教的線索,隻是列舉了吳府三十幾件欺行霸市的行徑和被吳府逼得家破人亡的六樁慘例。

讀書人念完,人群靜了一瞬,緊接著便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叫好聲。

張濤‘青天大老爺’的敬稱,也隨著這張告示的張貼,霎時間便傳遍了整個安縣。

縣衙後堂。

聽著衙役們傳回的關於城中百姓諸多反應的消息,秦時笑了起來:“張兄,這下子你可威風了。”

坐在對麵的張濤也不禁有些得意起來:“哈哈,虛名虛名,還要仰仗秦老弟獻策之功啊,哈哈哈……”

這次針對吳家的計劃確實是秦時提出來的,一開始張濤多少有些猶疑,畢竟吳家屹立於安縣三十多年,到底有多少暗中勢力都不清楚。

可秦時一向信奉前世中一位偉人的戰略: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既然吳忠承敢透露出白蓮教的消息,那就證明他篤定官府不敢動他,以此要挾或作為拖延時間的手段。

但秦時偏不如他的意,這不是賭氣,而是秦時經過反複考量得出的結論。

一來,雖然安縣盛傳吳家不懼官府的流言,可那是因為張濤抓不到吳家的把柄且雙方矛盾沒有真正擺到台麵上,並不是張濤真的不敢動他。

二來,吳忠承既然耍這種狐假虎威的把戲,其背後必然有所圖,秦時不立刻動手,難道還等著過年嗎?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秦時希望能借此機會一舉拔除吳家,白蓮教斷了一臂之後能夠就此收手,真正打過來的話,秦時還真沒必勝的把握。

但很可惜,被吳康恰巧逃過一劫,這種情況下,秦時這邊的布置便要加快速度了。

當然,有了城內幾個豪商士紳的財源支持,秦時的籌備也能更加從容。

吳府被抄後大量的物資也徹底充盈了衙前旁邊的錢糧庫,武備庫裏的軍械兵器也重新清點了一番,其他諸如壘石、滾木、金汁之類守城要用的東西一應俱全。

另外,僅一日的時間,張濤緊急便篩選出三百鄉勇,後麵還有陸陸續續加入進來的,這些人一經選出便徹底與外界隔離出來,即刻參加操練。

他們是除秦時等人之外第一批知道敵人是白蓮教的了,初聞消息的震蕩過後,隨即大多便鎮定下來。

每日大魚大肉,免除一年的徭役,再加上三十兩銀子的補助,若不幸戰死,更是有一百兩銀子的撫恤,如此豐厚的報酬足以令他們拋開恐懼。

不過這些臨時征調的鄉勇在這之前還從未參加過訓練,幾百人站在一起亂七八糟,儼然一群烏合之眾,令得軍伍出身的張濤眉頭大皺。

兩人此時說起這個,張濤便有些無奈。

“他們根本就沒有任何戰鬥的經驗,如何拿刀,如何握槍一概不知,劈砍突刺也完全是亂來,方才還有人慌亂之中竟一刀劃破了他旁邊一人胳膊……

若是白蓮教真的打過來,也不知道是個什麼場麵。”

秦時問起那人的傷勢,得到了隻是輕傷的答案,這才道:“張兄打過仗,這些肯定比我懂,不過無論如何總是有個過程的,太過急躁反而亂中出錯,慢慢來吧。”

張濤如此說,倒也不是過於擔憂,他的希望並不在於此。

老曹交給他的那道令牌才是他真正的底牌,府城中千戶所千戶徐克儉既是將軍之前帶過的兵,那麼這邊的白蓮教一但起事,他便立刻啟程快馬加鞭趕赴臨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