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古月瑤與婉君回到家已是午時過半,將今日買回的一整個豬腿交給翠翠處理,再叫婉君將自己托蔡勇那邊叫人帶回來的滿滿一背簍各色種子先搬到自己房間去,自己洗淨雙手又喝了半碗熱水,才往正房去。
待古月瑤離開廚房,紅柳、喜兒等人便去將婉君又給逮了回來洗洗盤問。
“沒、沒啥呀。”被五六個人圍住嚇了一大跳的婉君說話都忍不住磕巴起來:“姑、姑娘就去鏢、局要了些種子,然、然後去看了王嫂子家裏,再就是去買肉便回來了。”
“就這些?”紅柳表示不太相信,審示的目光上上下下地打量婉君,想要找出她身上的破綻。
婉君被她的眼神掃得渾身難受:“不、不然呢?”
“行了,太太的話你們如今都不聽了是不?”進廚房取些鹽的翠翠見紅柳等人又在作妖,出聲拯救了婉君:“婉君你拿刀來幫我把肉切了。”
“哎!就來1婉君忙不迭地應道,然後趕緊扒拉開圍住自己的小圈兒,央央跟著翠翠走了。
正房,古月瑤聽完古太太的話,紅唇微張卻又沉默了好一陣。
古太太見女兒不言語,隻以為她是氣惱姨娘們這般,便為姨娘們說話:“瑤兒你也別生她們的氣,若不是娘親知你有這白玉福地的大機緣,如今也是為了咱們家辛苦,怕也會同你姨娘們那般誤會你,她們也是打心眼兒裏為了你好不是?”
“…”古月瑤想說她不是生氣,而是嚇的,畢竟她的芯子真不是原主啊!這時候她真該慶幸自己把白玉福地的事兒告訴了古太太,古家女眷的核心人物是無條件信任自己的,不然叫人家叉出去燒了也有可能啊!
其實古太太才是家裏第一個發現女兒性情大變的人,早在古月瑤“蘇醒”第二日,古太太就發現不對勁了:從前瑤兒被繡花針紮破皮都要哭上半日,可那時腦袋上磕了那老大的口子卻哼哼都不多一聲,那又苦又臭的藥汁子更加是一口悶……
她這輩子從生下女兒那日起就滿心滿眼都在女兒身上,孩子少了根頭發絲兒都能察覺,去歲的性情大變如何能逃得過她的雙眼?隻不過察覺出女兒不對勁的古太太卻始終堅信,這就是自己的女兒。
女兒的性情大變在外人看來是處處不對勁,可古太太自認與女兒之間是母女連心,不管孩子怎麼變,那都是自己的女兒。
“娘自然是站在你這邊的,隻是你那些姨娘們都是認死理的,又不好將你得了機緣的事兒給漏出去,總得給個說法應付過去才是。”古太太伸手將女兒垂落的發絲小心挽好,道:“最好是叫她們都能歇了那些亂七八糟心思的法子,免得再冒出甚奇怪的招數折騰你,也是麻煩。”
古太太其實並不怪妾室們的舉動,反倒還想法子來安撫妾室們,因為她也曉得眾人都是為孩子好,為古家好。
當時家中落難時也是有內賊作亂,可十幾個姨娘沒一個添亂、趁亂作怪的,反而是在家中落敗後沒一個猶豫地都跟著她到莊子上來,去歲若不是紅柳等人作死,古太太也還是很感念眾人的追隨與忠心。
也是難得她們遇著大事兒還能抱成一團,說是正房妾室,但如今都是患難與共的一家子,若僅憑自己三言兩語來說,怕是不能服眾,也會叫姨娘們寒了心。
古月瑤還在措辭該怎麼跟古太太解釋,好叫她別跟姨娘們生氣,沒想到母女倆都想到一處去了,抿了幾下唇後,古月瑤才道:“既然姨娘們覺著請大師來做法有用,娘親就請人來做法,我配合唱好這場戲便是。”
“隻是這麼一來就要你受些委屈了。”古太太目光憐惜地望著女兒,既歡喜女兒如今越發懂事,又憐惜孩子要受這份罪。
古月瑤道無事,又與她說起今日去王氏家中送奠儀一事:“王嬸子如今家裏可是不容易,去歲家裏添了個小孫子,如今一家四口住在一處連咱家門房都不如的屋子裏,那窗都是拿稻草織毯擋風,大白天屋裏都黑乎乎的,吃的那都是野菜窩窩頭。”
“你說好好的一個家,咋就這樣了呢1古太太聞言,又是搖頭又是歎氣:“這老的老,小的小,又不像人家在村裏好歹有田有地能自己種些糧食,在城裏哪哪都是花錢的地兒,日後怕是更要難過喲1
說罷還忍不住又是一番唏噓。
古月瑤坐到她對麵炕上,道:“開春後咱家那些田地都要找人幹活兒,我想著王嬸子一家要都是老實可靠的人,倒不妨也叫他們過來幫著做事,娘親以為呢?”
左右都是要花錢找人做事,做生不如做熟。都是從前的家仆用起來也更放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