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煥誌的案子,已經告一段落。

王煥誌雖然差點被嚇死,但是最終結果是沒有釀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但是,張素萱和趙小虎策劃意外殺人的罪行,罪不可恕,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的製裁。

至於案子的了結上報,陳言沒有直接參與。

隻是在結案報告上,把有關自己參與的內容,給刪掉了。

當然,隻是在楊苗苗被殺和楊苗苗父母被殺的兩個案子翻案重審上,刪除了自己參與的內容。

主導者自然是李洪和劉青山等原本就接觸這兩個案子的人。

但是在王煥誌被恐嚇的案子上,自然都是陳言在主導。

這三件案子,上邊都知道。

如果一點陳言的痕跡都沒有,那就太明顯了。

至於為什麼這麼做,陳言自然有自己的考慮。

從功勳上來講,陳言五枚勳章在身。

一起複仇殺人案,三等功都夠不到

頂多一個通報嘉獎。

不過,這個通報嘉獎,就是建立在李洪、劉青山的通報批評基礎上了。

兩人當時的辦案其實沒有什麼疏漏。

兩起意外死亡案件,當時並沒有明顯的破綻。

尤其是,案子發生在不同偵緝分隊轄區。

想要發現問題,不容易。

楊苗苗的父母意外死亡中,照片倒是一個明顯的線索。

但是,這個所謂的明顯,是在仔細對比之後才能發現的。

陳言如果沒有畫麵定格的能力,大概率也發現不了。

你會在照鏡子的時候分辨哪邊是左麵,哪邊是右麵嗎?

不會的。

有些事情,不能光靠想,要設身處地的去操作一下。

再有就是趙小虎從車子後備箱溜出去的證據。

商務車上,承載趙小虎和沒有承載趙小虎的時候,車身高度確實有變化,但是這個變化極小。

2毫米!

在視頻上,根本發現不了。

陳言還是自己準備開車的時候,靈機一動想到這一點。

然後開啟視覺基因鎖,有目的的去對比,才最終發現的。

正常人,根本看不出來。

而楊苗苗的意外溺亡,更是沒有任何直接證據。

根據趙小虎的交代,他已經換過三次藥了。

但是,前兩次楊苗苗去遊泳,都沒出事。

就這次,心絞痛複發,導致手腳抽筋,最終楊苗苗溺亡。

本身就具有偶然性。

後來,要不是王煥誌差點被嚇死,從而推導出玩具廠的利益相關方,眾人最後也沒辦法最終破案。

而且,當時恐嚇王煥誌的,嫌疑最大的人,其實是楊昊。

畢竟,王煥誌如果也死了,楊昊就是所有利益的最終受益者

而王煥誌則是殺死楊苗苗和楊苗苗父母的最大嫌疑人。

因為,這三人死後,王煥誌就是玩具廠的最終受益者。

隻是最後的結果讓人出乎意料。

導演這一切的,竟然是王煥誌的秘書、情人和剛剛結婚一天的妻子,張素萱。

而實施者,卻是楊苗苗的小鮮肉,趙小虎。

一個楊苗苗信任他,信任到把電子藥盒密碼都告訴他的愛人。

所以說,為什麼修車都講究原廠配件。

這後來的,你保不準他打的什麼主意。

……

基層偵緝分隊的日子,其實也挺安穩的。

尤其是在沒有案子的時候。

陳言的工作也回歸了日常。

誰家的狗子丟了,誰家的貓上樹下不來了。

再不就是誰家兩口子吵架,兒子被揍。

家長裏短,雞毛蒜皮的小事特別多。

和陳言辦過惡性案件相比,雖然影響力小,但是處理起來一樣的複雜。

甚至,有些時候,陳言認為處理好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才是真本事。

在這一點上,趙兵、王剛、張朝陽那都是老手了。

劉青山一把一帶出來。

而這些,其實正是陳言所欠缺的。

這些處理小問題的本事,是辦案的基礎。

任何案子,都離不開走訪調查。

這裏邊就有學問了。

有的人去走訪調查,什麼有價值的信息都得不到。

而有的人去,帶回來的看似雞毛蒜皮的消息,卻正是破案的關鍵。

陳言因為入職時間晚,這方麵曆練很少。

現在,正是補課的時候。

而上邊關於兩個案子的最終結論也下來了。

李洪和劉青山沒有受到表揚。

但是也沒有受到批評。

這種事,是騙不了秦川和張雲虎的。

隻不過,李洪是秦川帶出來的,劉青山又是陳言的師父,還是張雲虎的老部下。

有陳言給他們幫忙,最終沒有鬧出什麼幺蛾子,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