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我和張劍濤是早上8點半進入的這個城中村。”

車上,劉青山沉聲介紹兩人進入城中村的具體情況。

“三天前,我們一直在尋找的拐賣團夥的重要成員,很有可能就在這個城中村裏邊。”

“為了節省時間,減小目標,我和劍濤兩個人,喬裝進入城中村分頭打聽情況。”

“我們當時約定中午12點在城中村的主入口的一家麵館集合。”

“我等到12點10分,沒有見到張劍濤,就給他打電話,結果提示關機。”

一旁的王順接過話:“劉隊是12點13分給我打的電話。”

“當時我們都意識到有可能出事了,昨天1點鍾,14個搜尋小隊開始進入城中尋找張劍濤的下落。”

“今天淩晨4點32分,其中一支小隊,在村內的一條下水道內發現了張劍濤。”

陳言一邊聽王順和劉青山的彙報,一邊查看這個城中村的資料。

宋家村,是這個城中村的名字。

早年,因為村中居住的多是宋姓人口,所以命名為宋家村,是鐵市三個最大的城中村之一。

有將近一萬戶居民,長住人口有三萬人,還有租住在這裏的民工、打工者,差不多有五萬多人。

宋家村存在的時間比較長,有大概60年的曆史。

村中建築密集,房屋老舊。

很多房子在這些年又有加蓋,或者開挖地下室。

整個村子裏,地形地勢非常複雜,居住的人口也很雜。

當然,這麼大的城中村,劉青山和張劍濤自然不可能一點準備都沒有的進來調查。

他們調查的主要區域在城中村的東北角。

最近他們一直在找的拐賣團夥的一個重要成員宋文龍就住在那一片。

“我們昨天進來,不是為了抓宋文龍。”

劉青山點燃一根煙,狠狠的吸了一口:“而是想要摸清楚這個人在城中村據點的情況。”

“排查拐賣團夥在這裏是不是也有生意。”

放下資料,陳言微微靠在椅背上。

這麼大的城中村,想要封閉調查是不現實的。

隻能精準打擊,否則一點引起恐慌,對方一定會將所有觸角全部收縮。

到時候再想找對方,那就不容易了。

咯吱,輪胎摩擦地麵的刺耳聲,將陳言拉回現實。

“陳言,就是這裏。”

下車,是一個死胡同。

邊緣已經拉上警戒線,四個偵緝員正在警戒。

陳言戴好手套,快步進入胡同。

一個下水道井蓋已經被掀開。

“當時就是在這裏發現的張劍濤的遺體。”

還沒有走到井蓋附近,難聞的惡臭味撲鼻而來。

這是排放生活汙水的下水道。

陳言原本已經想靠著開啟嗅覺基因鎖,看看能不能發現一些線索。

但是現在看來,可能性已經非常小了。

在這種惡臭的遮蓋下,其他氣味分辨的難度會很大。

但是,總有一線希望……

帶上口罩,陳言順著下水道蓋爬進去。

城中村的下水道,都比較窄小,自然不可能讓行人通過。

被發現的張劍濤是被凶手打開井蓋後,扔進來的。

陳言進去後,劉青山和王順自然不可能進去。

十分鍾後,陳言才爬了上來。

“我下去之前,有幾個人進去過?”

“三個人,”劉青山非常肯定的回答:“發現張劍濤的搜尋小組沒有人下去。”

“他們在發現屍體後,第一時間上報。”

“除了我和王隊,就隻有鑒定組的一名偵緝進去過。”

“那個偵緝員在不在?”

“在!”王順回過頭:“老溫,過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