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村,一共有三個信號基站。
孫姐手機接入的信號基站,就在城中村的西南角。
距離小太陽沙療室大概100米的一棟自建樓樓頂。
平原路2號基站,是鐵市平原路上架設的基站,周圍覆蓋了三個住宅小區。
而寶塔山1號基站是鐵市郊區的一個小山頭上架設的基站。
那附近,有一些化工廠、庫房和屠宰場。
什麼人會經常出沒在這三個地方?
現在,陳言並沒有懷疑目標。
宋文龍二十年都沒發現對方,可見這個孫姐藏得有多深。
“王隊,安排人對宋家村3號基站周圍200米的常住人口進行排查,我要所有人的名單。”
“還有平原路2號基站覆蓋的三個小區常住戶,對接社區,拿到所有居住人員名單。”
“還有寶塔山,這些年,一直在那邊長期工作、生活地人員名單。”
對方既然在二十年的時間裏,經常出沒在這個三個地方。
那就一定不是流動人口。
孫姐,大概率隻是一個隱藏的身份。
但是這個人想要生活,一定會有一個真實身份。
而同時出現在這三個地方的人,就一定會包含這個孫姐。
王順得到命令,立即組織調查。
鐵市終歸是王順的地盤。
不到半個小時,王順就把這三個地區的人員名單送到了陳言手裏。
而且已經進行過一波比對分析。
“這些數據,都是人口普查時候留下的數據,準確性肯定沒問題。”
陳言點點頭。
要說數人頭最準的調查,那絕對是人口普查。
“我們對三份名單進行了初步的排查分析。”
三份大名單之外,王順手裏還有一份小名單:“一共有三個人。”
將名單遞給陳言,王順繼續道:“我們一共排查除出了三個人,這些年一直在都在三個地方活動。”
陳言拿起名單,看著上麵的三個名字。
馬誌娟,田榮,宋德誌!
名單後,是三個人的具體資料。
“馬誌娟,女,53歲,常年居住在平原路。”
“她的父母在宋家村居住,老公在寶塔山開了一家物流公司。”
“田榮,男,48歲,在宋家村有自建房平時都是出租出去,他平時居住在平原路的房子。”
“最後一個人,宋德誌,男,66歲,居住在宋家村,跟宋文龍是鄰居而且還是親屬,是他遠方表叔。”
“宋德誌有一個女兒居住在平原路。”
“他早年在寶塔山建了一個屠宰場,現在是他的兒子在經營。”
三個人,三份資料。
王順他們一共排查對比了639人的名單。
隻有這三個人,在二十年時間裏,經常出現在宋家村、平原路和寶塔山三個地方。
拿起馬誌娟的資料,陳言眉頭緊皺。
孫姐……
馬誌娟……
這個馬誌娟是三人中唯一一個女性,還是有前科的。
31年前,22歲的馬誌娟曾經縱過火。
根據資料記載,馬誌娟因為和鄰居家的女兒有衝突,點燃了她家的柴房。
但是因為發現及時,沒有釀成大錯。
當年隻是拘留了馬誌娟半個月,就放了。
“三個人的家庭經濟情況怎麼樣?”
控製拐賣團夥20年,積累的財富肯定不小。
對方不可能這麼多年都隻賺錢,不花錢吧。
“三人中,馬誌娟家裏的條件最好。”
“我們查了一下她名下的財產,光是在鐵市,就有8套房子。”
“宋德誌家條件也不錯,他名下雖然隻有宋家村這一套老房子,但是他女兒和兒子名下的財產較多。”
“隻有田榮,家裏經濟條件一般,隻是靠出租賺錢,沒有什麼巨額財產。”
“查!”
大概看了三個人的材料,陳言開始布置任務。
“重點查馬誌娟家的物流公司,還有宋德誌兒子的屠宰場。”
“資金往來,賬目利潤,都要查清楚。”
三個人中,除了馬誌娟年輕的時候有過一次故意縱火意外,其他兩人的家底都很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