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點鍾。

陳言和劉青山返回了偵緝一分隊。

在解剖室,陳言見到了這具骸骨。

此刻,骸骨已經拚整完畢,正躺在解剖台上。

負責對骸骨進行鑒定的是偵緝一分隊的老偵緝員張曼。

女性屍檢員在偵緝員隊伍裏麵並不常見。

但連城偵緝一分隊的老偵緝員張曼,在整個遼省偵緝係統裏都是有名氣的。

還有一年就退休了,大家都稱呼她為張姐。

“張姐,你好,好久不見。”

解剖台旁,張曼正在細致的勘查骸骨,聽到有人進來頭也沒有抬。

直到聽到陳言的聲音,才抬起頭:“原來是小陳隊長。”

“上次見你都是半年前了,怎麼這次的案子還是由你負責?”

陳言和張曼是在大半年前認識的。

那個時候陳言還不是偵緝二分隊的隊長,當時李洪還在偵緝一分隊。

陳言點點頭:“今天上午我和劉隊商量了一下,案件已經上報了偵緝大隊,現在由重案組負責。”

“張姐,骸骨的鑒定情況怎麼樣?”

說起專業,張曼的表情嚴肅認真起來:“昨天上午接到報案,中午的時候我就到現場對骸骨進行了收集。”

“根據盆骨的形狀,初步可以判定骸骨的所有者是女性。”

“從恥骨聯合的形狀,還有牙齒的磨損級別看,綜合判定死者的年齡在24歲左右。”

通過骸骨判斷所有者的年齡一般有兩個方法。

第一就是觀察牙齒的磨損等級。

在屍體檢驗裏邊,牙齒的磨損是有等級的。

不同等級對應不同的年齡。

但是,牙齒的磨損不僅跟年齡有關係,還跟食用的食物有關係,跟生活習慣也有關係。

一般來說,穀物類的食物吃的多,牙齒的磨損程度要重一些。

肉類吃的多,牙齒的磨損程度要小一些。

第二個就是觀察恥骨聯合部位的形狀。

人在不同年齡階段,恥骨聯合部位的形狀是不同的,而且具有較強的規律性。

這兩個方麵結合起來,就能夠相對準確的判斷出死者的年齡。

“死者脛骨較長,可以看出生前身高較高,初步判斷應該在168左右。”

女性淨身高在168,確實不算矮了。

陳言也走到解剖台前,查看骸骨的具體情況。

“張姐,除了這些基本信息,還有沒有其他發現?”

“有!”

“死者的死因,根據現在的一些發現,我有一些推斷。”

“第一,骸骨顏色正常,淺灰色發白,喉骨附近和脊椎附近沒有色差,說明死者生前應該沒有服用過劇毒物質。”

陳言點點頭。

死者生前如果服用過劇毒物質,那麼她的喉嚨部位和胃部會有劇毒灼燒的痕跡。

相應的,這兩處的皮膚和皮下組織在腐爛之後,劇毒物質也會附著在相應位置的骨骼上,同樣對骨骼造成一定的灼燒。

哪怕毒藥的毒性不是特別強烈,但也會使相應位置的骨骼顏色發生變化。

但是,這具骸骨整體顏色統一,尤其是喉骨附近和脊椎骨附近都沒有顏色差異。

基本上排除了服用毒藥死亡的可能。

當然如果對方是氰化物中毒的話,從骸骨的顏色上是不能夠進行判斷的。

不過,因為氰化物是不能夠被人體代謝的,所以如果死者真的是因為氰化物中毒,雖然在骸骨的顏色上不能夠判斷出來,但是會因為殘留氰化物而被檢測出來。

果然,張曼已經進行了相應的鑒定:“我們對骨骼上的殘留物也進行了鑒定,沒有發現氰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