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案不能靠猜測。

證據,一切都需要證據。

丹市偵緝隊。

陳言正在組織召開第一次案情分析會。

首先由張耀明說明案件的基本情況。

「王璐瑤,女,36歲,今天早晨7點59分,轄區分隊接到報警電話,潤華小區有人死亡。」

「我本人第一時間帶隊,8點11分趕到案發現場,之後偵緝隊的現場勘察偵緝員對死者死亡現場進行了初步的勘察。」

投影儀上,是死者死亡的客廳照片。

「第一,死者王路遙的死亡時間是今天淩晨3點鍾,致死的致命傷是腹部近乎貫穿的刀傷傷及脾髒,死亡原因是失血過多導致死亡。」

「第二,死者死亡前,身中32刀,左臂、胸部、腹部和兩腿內外,有多出刀傷,其中大部分微試探性刀傷。」

「因為死者身上的刀傷過多,我們第一時間懷疑是他殺隨即對房間內進行了細節上的一些勘察。」

「但是,我們在案發的客廳內沒有發現任何痕跡,沒有陌生的指紋、頭發或者腳印。」

「經過血跡痕跡分析,當時也得出了現場沒有外人存在痕跡的結論。」

「另外,我們檢查了房屋的入室防盜門,沒有任何破損痕跡,排除了有人故意闖入的可能。」

「同時,我們對昨天晚上死者王璐瑤下班回家後,其廊道內的視頻進行了調閱,也沒有發現陌生人進入的痕跡。」

「通過現場的一些發現,我們初步得出的判定是王路遙死於自殺。」

「但是,」張耀明話音一轉:「出於謹慎考慮的態度,還有王璐瑤身上刀傷實在過多的原因,隊裏將案子上報遼省偵緝大隊。」

「陳組長,我們先前發現的案件細節大概就這些。」

陳言點點頭,環顧四周看了看:「大家都是老熟人了,這次的案子非常棘手。」

陳言的表情有些嚴肅,接過張耀明手裏的投影筆:「丹市偵緝隊先前的工作是嚴格按照流程推進的。」

「從流程上來看,從張隊對案子的重視程度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陳言對張耀明,對丹市偵緝隊前麵的工作給予了肯定。

這倒不是陳言客氣,張耀明前期的工作確實很紮實。

人員排查、視頻調閱、現場痕檢等等,每個方麵都很到位。

一般來說,其實在這些基礎上,基本就可以給案子定性了。

但是,出於謹慎和對死者自殺方式的懷疑,張耀明還是毫不猶疑的將案件上報。

這才有了陳言過來接手案子。

「中午到達現場之前,張隊已經將案子的詳細情況給我做了彙報,之後我也仔細翻閱了卷宗記錄。」

「在現場,我對照現場的情況,和丹市偵緝隊之前所做的檢查進行了對照,同樣得出了死者自殺的結論。」

「但是。」陳言切換投影。

上邊是死者後背的大腿根部的屍斑形狀。

「在搬運屍體準備進行解剖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王璐瑤屍體上的屍斑有異常狀態。」

關於屍斑的特征規律,在場的眾人都是有經驗的。

所有屍體在死亡後都會出現屍斑。

王璐瑤死後的姿勢是斜著躺在沙發上,按照正常的情況判斷,其背部和臀部,都會出現相應的壓迫狀痕跡。

但是,投影以上的照片顯然不一樣。

屍體背部的屍斑痕跡有一排類似紐扣的痕跡,兩腿下方

有橢圓形痕跡。這種情況…

「死者在死亡的時候,隻有坐在人身上,才會有這種屍斑痕跡。」

.2ksk.

「而且,對方應該穿著了帶有排扣的外衣!」

「也就是說,王璐瑤在死亡的時候,現場肯定有過其他人!」

嘩!

陳言說完,不少人開始交流溝通。

「陳組長,從屍體屍斑的形狀判斷,確實有些奇怪,但是死者家裏的客廳並沒有發現任何其他人曾經出現的痕跡。」

說話的是丹市偵緝隊副隊長韓磊:「尤其是血液痕跡分析,是我帶隊親自做的。」

「我可以確定,死者的血液痕跡非常自然,如果死者被殺,那麼對方是怎麼躲過這麼多血跡的?」

「王璐瑤身中32刀,全身的血液都快流沒了,客廳內到處都是血跡,對方如果在現場,不可能不留下任何痕跡啊。」

韓磊的判斷其實沒有錯。

現場越複雜,凶手留下的痕跡就可能越多。

以王璐瑤的死亡現場看,如果真的有人的話,那對方除非是漂浮在空中的,否則一定會破壞血跡。

陳言看向韓磊:「韓副隊長說的沒有問題。」

「在如此複雜的現場,如果真的有的凶手,那麼對方不可能避開所有血跡,而不留下任何線索。」

「但是…如果凶手和死者當時所有動作重疊了呢?」

重疊?

「您的意思是?」

陳言離開座位,走到投影前:「大家看這張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