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第73章 衰萌領獎(二更合一)(1 / 3)

在張玨之前, 男單項目也曾有人演繹過《教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傳說中的表演家坎德羅羅,他不僅曾貢獻過至今最經典的一版《教父》, 還在節目的末尾展現了他自創的坎德羅羅轉。

雖說那位前輩比賽的時候, 花滑打分賽事還是60製, 這種打分製公正性難以保障,但在還不夠規範的古早時期, 運動員們在寬鬆的環境下更會玩也是真的。

相比之下, 張玨版本的《教父》在技術方麵肯定更高,但也無可避免的在表演方麵, 被拿去和那位優秀的前輩進行比較。

而就像鹿教練說的,張玨直到本場比賽才找對味道,所以他之前的比賽,自然給人一種技術方麵遊刃有餘, 表演方麵尚顯青澀的感覺,並和本場比賽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效果。

《教父》講述的是柯裏昂家族兩代教父的故事, 老教父維托柯裏昂,以及他的繼承者,邁克柯裏昂。

鹿教練一早就看出來, 張玨的年紀和閱曆都不適合在表演裏代入老教父的角色,老教父那種歲月沉澱出來的風度、老辣、攝人的威嚴壓根就不是一個十幾歲的小運動員搞得定的, 但張玨要代入小教父卻不是一般的合適。

在原著中, 邁克柯裏昂雖然心性最適合繼承教父的位置,卻因叛逆跑去參軍,之後又因刺殺敵人而逃亡西西裏, 並在那裏娶妻度過了一段美好時光, 在經曆了許多波折後, 妻子被害死,他回到了家族中繼承父親的位置。

這位年輕的教父性格精明、冷靜、堅強、關鍵時刻狠得下心、擔得起事,雖不如先代教父慈愛,卻用盡一生保護家人,這些形容詞若是放在張玨身上,竟然也完全不突兀。

別看張玨經常表現得像隻吃飽了以後渾身是勁無處發泄的熊,又或者是看到瓜田就要進去竄一竄的猹,鹿教練活了這麼多年,識人的本事相當過硬,早就察覺到張玨的心裏有相當深沉細膩的一麵,也就是常人說的心思深。

在他的身上,有一種新生代王者的淩厲與衝勁,以及無論麵對什麼困難都會理性麵對的沉穩心態,這一切結合起來,讓張玨終於在總決賽找對了《教父》的味兒。

瓦西裏看著賽場上少年的身影,眨了眨冰藍色的眼眸,微笑起來。

難以置信,這個十六歲的少年居然看起來像個“王”了,作為公認的男單賽場上的王者,瓦西裏麵對這位正在崛起的“新王”的表演,眼中滿是欣賞。

在第一個四周跳完成後,張玨又來了個4t 3t的連跳,第三跳則準備上4s,然而在落冰時卻出現了輕微失誤。

他的腿還是太長了,這導致他的刃跳軸心往後傾斜,空中姿態不穩定,要不是落冰時硬生生憑著過人的反應力拗了一下,怕是要摔一下狠的,然而就算沒摔,他也扶冰了一下。

張俊寶在張玨起跳的時候就知道這一跳要糟,嘴裏念叨著完了完了,看到孩子沒摔,很是振奮的一揮拳,鹿教練卻皺起眉頭。

硬拗著落冰非常傷關節,這也是為何他在訓練時強調一定要使用規範技術,這小子沒事吧?

張玨很快用一個3a證明了他沒問題,他很行。

作為花滑運動員中偏少數的擅長跳躍方向朝前的a跳高手,張玨的3a看起來輕輕鬆鬆,咻的一下就能蹦出去老遠的遠度,還能來個延遲轉體,而接下來完成的勾手跳質量竟然不亞於這個3a。

無論什麼時候都可以相信張玨的勾手跳質量,他的外刃是目前國際上最標準的一個。

而令人驚喜的是,張玨的旋轉也通通評到了4級。

這就是鹿門摳細節的好處了,鹿教練嚴厲,抓學生技術裏的小問題格外用心,誓要學生把分值沒有跳躍那麼高的旋轉水平也提上去,而這是值得的。

自由滑三組旋轉,如果全部隻拿了3級,就比全部拿4級少了14的基礎分,接近一個3a與3lz的基礎分差,但一個運動員要將3a練穩,不算張玨這個bug,大部分人都要花費很多的時間、精力甚至是健康才能完成,相應的,把旋轉練到滿級反而沒那麼難。

大鵝單人滑教父鮑裏斯看出了更多東西:“coco的滑行弧線比以前更明顯了。”

張玨的滑行在初始階段就很優秀,但那時的他用刃很淺,隻是樂感和滑速好,所以看起來棒,但真正下了苦功練習的滑行的用刃是很深的,

而且現在的張玨已經能做到隨著音樂節奏的變化控製滑行的速度,這就是對腳下冰刃掌控力增強的體現。

他已經不止是光吃天賦的天才少年了。

摳滑行和旋轉的細節,其實是一個性價比很高的做法,而對於張玨這種本就跳躍強勢的運動員來說,讓麵板上的所有屬性均衡發展,可以讓他在裁判那裏得到更高的綜合評價,加快攀升的速度。

此時節目進入到後半段,少年對上方做了個飛吻,神情卻凝重,他沒有坎德羅羅那種充滿意式風情的瀟灑戲精範兒,在沉肅與陰暗、痛苦方麵卻猶有過之,看到最後,居然給人一種陰鷙暴君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