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教授討論(1 / 2)

“這首《SUMMER》,哀傷與歡樂共存,並且輕快靈動,就算許多浸淫音樂多年的大師也寫不出這樣的曲子,真沒想到在一個藝考考試中會出現這樣的作品。”沈朋軍教授,也就是那天在藝考現場的那位評委老師,此刻嘖嘖有聲地讚歎道,毫不掩飾對這首曲子的推崇。

那天得到這首曲子後,他回家就立刻自己彈奏了一番。光看曲譜,沈朋軍能夠看出這是一首很好的曲子。但是當沈朋軍將其中鋼琴那段曲譜彈奏出來後,激動得顫抖不已。他對於音樂是非常癡狂的,雖然現在淡泊名利教書育人,但好的曲子還是能打動他的。

第二天,他又找到自己的一位會拉大提琴的好友,兩人將《SUMMER》合奏了一遍,沈朋軍當時就像個老小孩一般,又跳又笑,看得他的好友哭笑不得。

今年的藝考考試中,出現了一首好曲譜。這個消息不脛而走,華夏音樂學院和沈朋軍一輩的老教授們都忍耐不住,想要看看這份曲譜到底有多好,所以現在這些老教授們這才坐在一起,共同討論著這首名叫《SUMMER》的曲譜。

沈朋軍作為親自演奏過《SUMMER》的人,自然最有發言權,所以此刻他首先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老沈,很久沒有看你這麼激動了啊,難道這曲子真的這麼好?”坐在沈朋軍下方的一位五十來歲,戴著一副眼鏡的婦人打趣地說道。

她也是華夏音樂學院的一位教授,名叫苗玉紅。

在座的其他幾位資格比較老的教授們也都麵帶笑意地看著沈朋軍。他們都是如沈朋軍一般,年輕時候在外麵闖蕩,或者在演奏方麵、或者在製作方麵、或者在創作方麵都有很高的造詣。到了年歲大一點的時候,或許是對名利看透了,或許是累了,便來到這裏開始教書育人。

沈朋軍他們都了解,知道這是一個對音樂近乎癡狂的人,遇到好的音樂時會做出各種讓人意想不到或者忍俊不禁的事情。

“嗨,都不相信我是吧,正好這裏有鋼琴和大提琴,來,老盧和朗達,你們來演奏一下這首曲子。”沈朋軍見這些人的樣子,臉和脖子漲得通紅,好像懷疑他沈朋軍的眼光似的。

老盧是一位大提琴家,全名叫盧愛樂,比較像女生的名字,但卻是一位年近60的老教授了,在華夏音樂學院負責器樂係的大提琴演奏教學。其有這個名字也是他父親是個音樂家,對音樂非常喜愛,便取了這樣一個名字。

朗迪也是一個聲名赫赫的後起之秀,如今在國際鋼琴界是數一數二的人物。他不是華夏音樂學院的教師,但以前卻是這裏的學生。在座的許多人曾經都教過他許多東西,所以都算他老師。他也是無意間聽自己學音樂時的鋼琴老師說發現了一首好的曲子,正巧他這段時間有空,所以也就回來看看,同時心中也有些好奇。

兩人拿著曲譜放在了鋼琴的譜架上,老盧拿著大提琴站在邊上,看著曲譜,開始拉了起來。

一段舒緩帶點哀傷的大提琴獨奏在並不大的辦公室裏響起,在座的眾人也都安靜了下來,靜靜地聽著。

馬上,朗迪也開始動了起來。靈動的雙手在鋼琴鍵上不斷翻飛,憂傷的大提琴後變得簡單明快,清新自然,靈動活潑,在場的眾人都感到非常的舒服。

曲子並不長,就6分多鍾,其間憂傷和輕快的旋律交叉出現,將許多人都帶入了回憶之中。

朗迪作為國際級的鋼琴演奏家,其鋼琴的彈奏技術自然不是沈朋軍這位教授聲樂知識的人所能比的。老盧更不用說了,在大提琴演奏上華夏他稱第二,無人敢稱第一。

雖然兩人這是第一次演奏這首曲子,卻一點也沒有生澀之感。沈朋軍此時也眯著眼聆聽了起來,這次他聽的感覺比自己彈奏時要好多了。

當音樂結束後許久,眾人都閉上了眼睛,直到過了很久才反應過來,情不自禁地拍起了掌。一方麵是為老盧和朗迪精彩的演奏鼓掌,一方麵是為這首精彩的曲子鼓掌。

“老沈,你這次可真是撿到寶了啊,去參加個藝考也能發現這樣的好曲子。”另外一位教授張朝陽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