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遵從循序漸進方法的老師們來說, 沒有專門學習過怎麼教人的學長們教授的方法就簡單粗暴很多。
他們帶著星鬥直接進了模擬教室,然後開了現場表演模式,依次把歌舞、戲劇呈現出來,要求星鬥跟著這些舞台變化, 把目前所學的部分一一展現。
等星鬥像是輪軸轉的陀螺一樣把所有的舞台都體驗一遍後, 他們再從頭開始指出星鬥的問題, 矯正他的不良習慣。
這種方法就像是是學霸先讓學渣把一整張卷子做了一遍,然後再一道道講解錯題, 以身作則地示範真正的正確的方法。
聽起來倒是很簡單,但實際操作卻很容易出現一個問題——雙方思維方式不同造成的偏差。
某些題目的過程在學霸看來是理所當然,不用解釋,也不用去想為什麼這樣做。因為從開始他就已經弄清楚這些,所以自己講解時也會把這些當做常識, 認為不需要強調,也不需要多說, 直接跳過這些步驟,進行難點的攻克。
可另一方往往對此一無所知, 不僅不理解,還可能囫圇吞棗式聽過一遍方法, 學成一知半解, 變成更加茫然的情況,甚至連原本的思維方向都弄錯。
星鬥就不可避免地碰見了這種情況。
“不對,你這裏的動作要稍微往後退一步, 然後再做下一個動作。”麵前的學長擰著眉, 指了指屏幕,“上臂用力的方向不對,要往左邊一些, 這裏要張開。”
“好。”星鬥仔細看了屏幕上ai的動作,盡管他做的時候沒感覺到不同,但還是點頭應下,按照要求重做了一遍。
“還是不對,你腰往下塌的弧度不應該這樣。”
或許無論是誰,教人時總會急切兩分,恨不得被教的人說完的下一秒就理解。
學長見星鬥還是往錯誤的方向努力,忍不住上前,手把手擺了個姿勢,然後示範一遍:“這樣做,之前那樣很容易失去整體的和諧感,會顯得突兀,而且你那樣跳會卡不住節奏,慢了一拍,因為動作多餘。”
這回星鬥看懂了,他知道自己哪裏有問題後,立馬抬手挺腰,輕微地改變姿勢,再做了一遍。
“嗯,這樣沒問題。”學長才終於表示通過。
但星鬥僅僅是明白這個動作需要這樣做,輪到下次相同道理的另一個動作,他又被叫停了。
“不是,這個不是和剛剛那個一樣嗎?”另一個學長扶額,“不能這樣做這個動作,你得換個方向。像剛剛那樣再來一遍。”
其實星鬥沒怎麼看出來兩者的類似,但他相信學長的專業性,並不反駁,抿唇:“好。”
他一遍重複,一遍暗地裏把動作記下,試圖找出規律。
後麵的情況大同小異,幾個學長不斷擺弄星鬥的姿勢,不斷糾正那些錯處,來來回回折騰,直把學弟教得像是牽線木偶,怎麼說就怎麼做,格外乖巧。
星鬥在相當枯燥的反複中摸索著,終於弄清楚一些技巧與訣竅,不再為同樣的問題被教育了。
而學長們教了半天,感覺事情發展得相當不順利,已經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根本沒有教書育人的天賦,要不然就是星鬥其實是個很笨的學生,否則沒法解釋現在的情況。
“你們是不是想太多,這問題很明顯不是星鬥的。”卜宜年隨意地靠在椅子上,掃眼其他人,指出了關鍵,“是你們不會教。”
“那你說,要怎麼做?”被評價為不會教,有人半是不滿半是疑惑地問道。
卜宜年笑了聲,慢悠悠踱步到中場休息,正擦汗的星鬥麵前:“星鬥,你們是不是根本沒有學習到……這個技巧?”他念了個對一年級們來說頗為陌生的詞。
“嗯。”星鬥頓了下,點頭。
其實他夢裏或許是知道的,但那是夢裏,不是現實,現實裏他對這些的確不太懂,也按部就班地學習著老師教的知識。麵對這種技巧,他隻是比普通一年級生多一分熟悉,更快上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