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第91章 熊州小商品市場(1 / 2)

現在的熊州並不能算是根本意義上的商業城市,隻是一個單純的運輸樞紐。

要將這裏變成傳說中的小商品市場還缺少很多的機遇。

“原本都說南方人會做生意,我不這麼認為,那些上個世紀就出去跑市場的南方人現在還沒有意識到商業雛形是什麼。”

陳成表示真正的商業雛形就是自己麵前的商貿市場。

“陳老板,咱們這裏南北方的都有,不過你這句話好像一棒子打死了吧?”

一個老板笑著說道,他覺得陳成的說法有些問題。

“並不是這樣,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未來的三年這裏將成為全國最大的小商品市場,甚至所有生意人提到熊州都會覺得這是一個頂好的地方!”

雖然四處環山,但陳成有把握將這裏便成四通八達,縱使地理位置限定了這些地方,但絲毫不影響自己成功的腳步。

小商品市場這個概念在現在並沒有普及開來,甚至很多人都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一個意思。

“那陳老板你接下來還有什麼看法嗎,我總是覺得這樣的模式有些怪怪的。”

其實並不需要他們說,陳成自己能夠感受到。

因為現在這個時代很少有人會注意到自己的高瞻遠矚,甚至他們根本不知道市場經濟跟綜合經濟究竟是什麼。

更何況在眼下八字還沒有一撇的時候就敲定這些,實在是太過於牽強了。

所以陳成不僅要消除他們內心的恐懼,更多的是要讓他們意識到這市場經濟究竟是怎樣的一個體製,如果不行的話那就沒有什麼積蓄的必要了。

這一幕讓陳成回到了原來的樣子,好像自己剛開始開公司的時候也是這麼培訓員工的。

一個企業要做大做強並不能隻看現在,永遠成了一個井底之蛙將失去翻身的機會。

所以無論如何都要將自己的理念重新灌輸進去。

如果沒有達到這樣的目的,這企業自然沒有存在的必要。

“我同意你的說法,我們沒有什麼疑問了!”

隻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陳成竟然在第二天就張貼了招商訊息,他表示自己的商貿市場招攬各種商人,不單單是南北貨那麼簡單。

有渠道,有供應鏈都能夠入駐進來。

互惠互利才是熊州市場經濟的生存之本,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能夠不斷的讓錢能生錢。

“陳老板,不知道你這裏怎麼入駐啊,我們都不懂這樣的模式啊,我看人家商貿城體係倒是很完備啊。”

聽到這句話的時候陳成多多少少有些不大感冒,畢竟商貿城跟自己是死對頭,這個時候怎麼能說商貿城呢。

不過既然有人問,說明關心的人有很多,他自然不會吝嗇自己的口語了。

“咱們這裏跟商貿城不同,那隻是一個熊州內部的體係,我們做的是全國各個渠道的分銷,能明白嗎?”

說著陳成指了指自己麵前的告示牌,這上麵紅色的就是已經賣出去的攤位,剩下的空白是還沒有入駐。

從信息到價格全部列舉的很詳細,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能夠不斷的將自己的商貿市場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