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已經快到下午一點了,更難得的是今天京城居然看得見太陽。李誌揚可是記得很清楚,在每年七八月份,這個汙染嚴重的城市可是很難見到太陽的。京城一年之中最好的季節,就是在九十月份的金秋的,可是今天居然難得的看見了太陽和藍天。
如果要是以往,那這確實值得高興,可是今天他卻高興不起來,想著頂著這樣的炎炎烈日在京城亂逛,李誌揚幹掉別人的心思都有。可是看著邊上對下午行程一臉期待的南希,李誌揚也隻能強顏歡笑了。
下午去逛哪裏?無疑是紫禁城,來了京城的人如果沒來過這裏,這個統治了華夏幾百年的政令中心,那真算白來一趟了。李誌揚上輩子陪著外地來京的客戶時,沒少來這裏亂逛。這裏對他而言真是逛得夠夠的了,如果可以這輩子他真的不想在靠近這裏。
這皇帝的家對他來說實在是太大了,可是對於沒來過的人,他們確實很新鮮,於是前世每次來這裏,李誌揚都要充當導遊的角色,陪著客戶逛遍這紫禁城裏的999個大門,和伴隨皇帝吃喝拉撒一生的各種場所。客戶們看的津津有味,可李誌揚每次都是乏味的要死,可是為了養家活口,他還是要強作歡顏在邊上賠笑臉。
到了紫禁城,果然也是一如既往的人多,倆人現在人民廣場上轉了一大圈,體驗了一下這個華夏最大的廣場的空闊,不過如過江之鯽的人群卻沒讓人感覺到那裏寬闊。
南希一如既往,對任何不在她認知範圍之內的東西都感興趣,可是苦了李誌揚一路上口沫翻飛,不停的為他解釋著各種東西。
從前門,**,端門,午門,到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再到皇帝老兒住的後三宮乾清宮,坤寧宮,交泰殿。一路走來,李誌揚是一路介紹個不停,還好前世他來這裏很多次,已經對這裏可以說是駕輕就熟了。
雄偉的宮殿,雕梁畫柱,精美的筆畫,雕著飛龍的階梯和屋簷,這一切都讓南希著迷。可卻苦了李誌揚,可這時候他也隻能樂在其中,苦中作樂。
不得不佩服,女人的體力和耐力,她從頭到尾,一路走來,一點也不覺的累。李誌揚雖然這是身體比以前強健,可是這些景點走下來,雖然體力上不是很累,可是精神上他卻覺的很累。
終於出了逛完了故宮,此時已經快到下午四點了,這還是李誌揚領著南希一路走馬觀花,如果要是想把裏麵細細的逛上一遍,估計每個一兩天的功夫是別想逛完。
從後門除了故宮,就到了其實李誌揚最想帶南希來的地方,後海。
後海其實僅僅是什刹海的一個組成部分,但人們習慣地用後海代指什刹海。後海是什刹海的一個組成部分,由前海、後海、西海三塊水麵組成的什刹海,為了與北海、中海、南海“前三海”區別,被稱作“後三海”。當然中南海,普通人是別想看了,那裏早就被作為國家的政令中心,由領導人們去享用去了。
人們平常所說的“到後海去”,很可能隻是去前海,去荷花市場轉一轉,去湖心島喝一會昂貴的茶;也很可能是去西海,爬爬彙通祠,或者交上二十或三十元錢“偷得浮生半日閑”在這個古都的中心地帶玩一次垂釣,但李誌揚從未在那裏垂釣過。後海在什刹海三個相對獨立的小湖裏算是較大的一個了,在李誌揚看來,不像環保人士所說的是都市的肺,倒像是一個稍顯狹長的胃。
後海是一片有水而能觀山,垂柳拂岸的閑散之地,岸上的民居和居民,周邊的王府和名人故居更為它鋪陳著京味和曆史的無窮韻味。人們來這裏隻為了,這裏依然能夠聽到秋日裏清脆的蟲鳴,依然能看見老北京四合院建築群的縮影,依然能咀嚼那似乎早已遠去的皇家遺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