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李想的計劃(2 / 2)

“七哥,您這話問的有問題啊!這年頭誰不知道腰裏別著個‘蛐蛐’是多麼有麵子的事兒啊,可那玩意兒太貴,咱平頭老百姓哪裏玩得起這個啊!”老幺海魁一出口,直接道出了兄弟們的心聲。

李想嘿嘿一樂,說道:“老幺,還有各位哥哥,大家有這個想法是不錯,可你們隻是從一個平頭老百姓的眼界看待這個問題,而並沒有以社會上那些成功人士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事。其實我在入學前,就做了一個調查,老大、三哥,你們倆都是燕京土生土長的,知道複興門長途電話局嗎?”

老大和老三點了點頭。

“我放暑假那會,幾乎每天下午都要去那片轉悠,因為在複興門長途電話局東麵的一間平房中,就是現在的126尋呼台的營業廳。我發現,這辦理無線尋呼業務的人可是大把大把的,絕大多數時間都得排長隊,可想而知,這小小的東西盡管很貴,可在咱們燕京卻不乏有人喜歡這東西。”

“老七,有什麼你就盡快說吧,別囉嗦那些沒用的,我知道燕京這地兒藏龍臥虎,有錢的人大把抓,可這些與你的那個計劃有什麼關係呢?”老大的性子急,說話也快。

李想歪了歪腦袋,說道:“得嘞,既然老大發話了,那我就不囉嗦了。我的計劃就是,咱們現在籌備,等明年咱們也辦一個尋呼台怎麼樣?”

“老七,你確定你今天中暑沒有把腦子燒壞?”老四許建民一邊問,一邊還伸出手來要摸李想的腦門,被李想笑著一把給推開了。

“各位兄弟們,先聽我把話說完。首先聲明,哥們我的腦子一點都沒有事,大家就不用掛念了!其次,我再說說我這個計劃吧。因為據我觀察,複興門的那家126尋呼台的營業廳,前去辦理業務的人幾乎一天比一天多,由此可以證明咱們燕京甚至是整個華夏的無線尋呼業務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走向一個高~潮期,有需求才會有市場,這句話可不是瞎說的,這是經過無數的事例證明過的。而且現在咱們燕京,除了126、127兩個尋呼台之外,就沒有開通其他的尋呼台,而且就是這兩家尋呼台,也都全部歸郵電局所有!再告訴大家一個消息,據我所知,目前僅僅是在燕京,126和127的尋呼用戶就高達十一萬戶,而且按照現在這個發展趨勢發展下去的話,到年底,126和127的尋呼用戶就能突破15萬!”

頓了頓,李想繼續說道:“這個數字說明什麼?說明無線尋呼這個市場已經到了井噴狀態的臨界點了,明年,整個燕京的尋呼市場肯定會爆發,而一旦這個市場進入高速發展期,你們難道還會認為就憑郵電局那種死氣沉沉的工作作風,會跟得上市場的發展?所以,為了滿足廣大客戶的需求,或許明年郵電部就會**相應的政策,以應對突然爆發的無線尋呼市場。這種政策絕對不會是‘堵’的政策,十有八~九會是采取‘疏’的政策,因此我認為,相關的政策應該就是允許社會力量參與到這個市場中去,用社會的力量來疏導這波龐大的無線尋呼壓力的。一旦政府**這種政策,那麼就是我們實施這個計劃的時候!”

李想的話深入淺出,話語不多,但卻從現狀、未來發展的趨勢以及國家應對這種趨勢可能采取的策略等幾個方麵,三言兩語就將一個極為龐大的市場給兄弟們勾勒了出來。這年代的大學生可不像後世二十一世紀那樣的爛大街,92年的大學生含金量還是十足的,能考入北郵這種錄取分數線不比華清和燕大低的名校,屋裏的這些人就沒有一個是草包的,因此他們當然聽得出來李想話語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