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二章 第一炮(1 / 2)

1999年的春節剛過了十天,2月26日,英特爾在千呼萬喚中終於是推出了奔騰3CPU。

這款剛剛推出的CPU與奔騰2相差不是很大,都采用的是0.25微米製程工藝,唯一的區別就是這款CPU采用了SSE指令集,同時改進了一級緩存控製器,但依舊使用半速512K的二級緩存。

英特爾首批推出的這款奔騰3,一共有兩個型號,一個是450MHz,一個則是500MHz。

當然,就在今年,英特爾還會陸續推出更多型號的奔騰3,比如說550MHz的是在5月17日推出,600MHz的是在8月2日推出,到了9月27日,則推出了使用133MHz前端總線的533B和600B,前麵推出的幾款則都是使用100MHz前端總線。

原本英特爾在99年推出的這幾款CPU應該會在市場上大受歡迎,可是她的同行兼死對頭AMD也不甘示弱的在99年的6月23日,推出了基於K7架構的速龍係列。

於是,在原本的曆史上,火星撞地球的大戰就從1999年徹底拉開了序幕,英特爾和AMD這兩家CPU巨頭開始了為期三年的速度之爭,速龍對抗奔騰3,並且成功的將銅礦奔騰3打成了“礦渣”,但隨即,英特爾推出了圖拉丁賽揚,回頭就在中低端市場把AMD的速龍打成了“爬蟲”。

如果曆史沒有差錯的話,這場為期三年的速度大戰將會再次上演。可是在七年前,忽然霹靂一聲響,李想橫空出世,然後,原本曆史上發生在今年的這場CPU速度之爭,立刻就加入了一個競爭者,那就是李想名下的“未來1”CPU。

未來實業推出未來1的時候,是在1999年的9月1日,距離偉大的祖國五十歲的生日隻有一個月,而就在這天的前一天,也就是1999年8月31日,世界上最高的人工建築物,世界第一高度、高達999米的摩天大樓,位於華夏燕京市中關村學清路和石板房南路交口位置的未來大廈終於是完成了竣工典禮。

這座建造曆時五年零一個月的世界第一高度的摩天大樓終於是在幾萬名建築工人的努力下,趕在了祖國母親五十華誕之前落成,為祖國母親的五十大壽獻上了一份大禮。

而就在未來大廈落成後的第二天,後世史稱“具有曆史意義”的未來1型CPU,就選擇在了未來大廈主體三樓的新聞廳對全世界發布,為原本就掙的頭破血流的CPU速度之爭再添加了一把火。

關於未來實業推出未來1型CPU,也就是被華夏人民親切的稱之為“龍芯”的CPU,一開始全球業內的人士都普遍不看好這款CPU,但礙於未來實業的麵子,在發布會那天,全球幾十個國家的主要媒體還是趕了過來。再怎麼說,現在的未來實業在全球那可是比微軟還牛叉的存在。雖說兩個公司一個主軟件一個主硬件,可在規模上,雖然未來實業根本就沒有上市,但包括華爾街的那幫大鱷在內的業內人士普遍都認為,現在的未來實業已經超過了微軟公司。

要知道這時候的微軟可是名副其實的全球第一市值公司!

不過即便是這樣,很多IT界的業內人士依舊不看好未來1,畢竟雖然未來實業現在是全球當之無愧的硬盤、內存條、液晶顯示麵板以及移動電話的扛把子,可這些東西根本就無法和CPU相比。一塊CPU內部集成的科技,要遠遠超出目前未來實業生產的任何一款產品,就是把未來實業現在所生產的產品加起來,其技術含量也不如一顆小小的CPU。

不過,出於好奇或者說是看笑話的心態,在9月1日這一天,眾多國外知名人士還是趕到了燕京,來參加未來實業的第一款CPU的發布會。

用這些知名人士的話來講,CPU什麼的無所謂,過來看一看世界第一高度的摩天大廈才是真格的......

可是,在發布會的當天,未來實業用無可爭辯的事實給那幫抱著看熱鬧的心態來的人士們好好的上了一課,告訴他們什麼叫做科技,什麼叫做實力!

直插雲霄的未來大廈給第一次見到這座大廈的人帶來的震撼絕對是無與倫比的,而此時站在這座大廈三樓新聞廳主席台上的龍鼎隆(嘿嘿,感謝老龍這段日子以來的支持,沒經過你的同意,直接就把你給客串了,別著惱啊!),卻用他那低沉而富有磁性的話語,給現場的所有人說出了一係列讓他們震驚的差點以為聽錯了的數據。

龍鼎隆是96年才加入未來實業的,這家夥是個不折不扣的海歸,在美國的麻州理工獲得了博士學位之後回國的,回國後在了解了未來實業之後,直接就單槍匹馬的殺到了宏達電子工業園,找到了李德勝並告訴他,我龍鼎隆準備應聘未來實業的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