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傳進宋道榮耳朵裏後,宋道榮嗤之以鼻:“他們懂什麼,打不過當然得認慫,這有什麼好丟人的,再說了我這是白拿鍾朝賢的好處嗎?我是在幫他運營反霸淩基金。酒店隻是我的勞務費。”
但那群人。
除了鍾朝賢將酒店交給宋道榮之外。
陳飛完全吃下了MC的股權。
他雖然人在租界,但還是牢牢掌握MC的運營。
金總也繼續把持鑫海衛視。
畢竟他們和鍾朝賢不同,他們的根還在中海。
但因為他們常年不在國內。
所以本來的第二梯隊的人,社會地位自然水漲船高。
放開MC的內部不說。
早年不過是個開當鋪的混混的於海雄,現在已經和十三還有小勇接管了中海建築國內部份。
本來隻是二流導演的黃晶,也成為了鑫海衛視的常務台長。
因為耿隊去了租界當“總華捕”。
孫局也升職。
楊錦榮現在成了楊局,這一切都源於崔海峰挨打那夜,他對鍾朝賢的支持,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能做事會做人。
類如種種。
完全可以說,他們都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受惠者。
所以社會上現在盛傳一句話。
鍾朝賢雖然不在中海了,中海還是姓著鍾。
唯有一個人,似乎被人遺忘。
性格爽直能力出眾的鄭強,他這兩年的境遇不是太好。
他上調華夏教育部後因為資曆問題,隻能當末尾的那個人。
然後又因為理念問題,看不慣諸多學術上的醜態。
於是他力主大力整頓教育風氣。
一把手倒是支持他。
可是鄭強查了幾發後,不知怎麼的把火燒到了第三副職的小舅子頭上。
因為那人的小舅子開的是全國性的英文培訓班。
但校外教育不僅僅收費昂貴,效果不佳,其中一些外教資質還非常的參差不齊。
甚至可以說,其中一部分人就是別有用心的那種。
他們拿著華夏的工資,給華夏的年輕人灌輸扭曲的價值觀。
對於這種現象,鄭強當然毫不留情。
但這裏麵涉及巨大的利益鏈條,牽扯的人太多太多。
因為這已經不是教育培訓,這是踏馬的一個生意,是一個產業。
於是不知道多少人跳出來阻擾對抗。
文人嘛。
逼嘴一張一合。
鄭強的名聲就成爛泥塘裏的東西。
鄭強卻是硬骨頭。
你們踏馬的埋汰我,我也要幹。
他頂著壓力,找上已經快退休的霍成功,將那廝硬辦之後。
他也透支了自己的人脈關係。
要知道官場上針對人,往往不見血。
當年強如霍成功,都得靠鍾朝賢的頭鐵,才頂住周家的壓力。
可想而知,在高層沒有背景的純粹的文化俠客鄭強,接下來的日子是怎樣的。
首先他沒什麼實質性的工作了,這就意味著他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權力。
其次,滿懷正義跟隨他的那些下級,血也被一盆盆涼水澆透。
而鄭強對於這種情況還無能為力。
漸漸的鄭強的心也冷了。
他隻想這幾年到任後,回中海做個顧問,繼續自己的真正本職。
其實這個過程裏,鄭強也不是沒想找鍾朝賢幫忙。
但鍾朝賢的狀況太危險。
作為大知識分子的鄭強對局勢看的清清楚楚,所以他不想自己那個弟子兼小兄弟為自己分心。
他甚至擔心自己多嘴,鍾朝賢為自己回來路上,要是給敵人伏擊了,那怎麼得了?
所以他就自己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