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解讀1(1 / 1)

測試解讀(1)

作為測試後的解讀,本章有九條測試者必讀的指導原則、五個常見問答和一封老色友曾經走過的彎路給大家借鑒。我隨時歡迎你給我郵件詢問和交流任何問題,但我衷心希望你是在讀完本章和本書以後。

測試者必讀

如何解讀測試分數,是上本書的讀者提問最多的問題。這回,在解釋分數和性格的關係前,需要你務必明了在性格色彩中四個最核心的詞彙,分別是:動機與行為、性格與個性。所有的探討基於此,所有的誤解也源於此。

先解釋“動機”與“行為”,前者是指原因,後者是指見到的表象。在本書中,我都圍繞一個思想,那就是:任何性格做出任何事情都有其背後真正的原因。隻不過,我們平時疏於思考,沒能力發現當中的規律,更直白地說,就是大家不懂“讀心術”,不明白為何這個人要這樣做;有時更麻煩的是,不同的性格可能會做出同樣的事情,但他們的“動機”完全不同。

好比夫妻吵架,經常女方會一氣之下摔門而出,期待老公很快能哄她回去,很多時候,男人壓根不去理你,女方最後隻能沮喪憤恨地獨自回家。這種事情在性格色彩中,高頻率發生在藍色男人和黃色男人間,可你能解釋出他們的差別嗎?按照“動機論”的剖析,正確答案是:黃色性格不追女人的原因是——要麵子,反正不追,你遲早也會回來,黃色性格關注的是輸贏,認為我去追了就代表在這場戰鬥中我是失敗者;而藍色性格不追女人的原因是——我這樣一個講理的人為何要遷就你這樣一個不講理的人?如果你講道理為何摔門就走?藍色性格關注的是道理和公平,認為我去追了就等於縱容你的不講理。看到了嗎?即使這樣簡單的“行為”,背後都有截然不同的“動機”。

如果我們能學會這一點,就可不被事情的表象蒙蔽,並學會穿透他人的內心及讀懂每句話背後的真正含義。

關於“性格”與“個性”,我在上本書中早已明言,我並非心理學科班出身,也不想把性格色彩這門學問弄得讓人望而生畏,所以在性格色彩的體係中,分別定義“性格”=天生的我,“個性”=現在的我,並且強調“性格是天生的;個性後天會被影響,也可以後天修煉”。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普通大眾都可以讀得清楚、記得明白。

在測試後,假如你有困惑無法分清自己,那必定是把先天的“性格”和後天的“個性”混為一談,下麵提供九條基本的指導意見以供參考。

1.本測試題如果答案真實準確,是測試“性格”而非“個性”,測試“先天”而非“後天”。如果你有幸一貫自我認知清晰,你的測試會非常輕鬆明了。

2.測試並非是指向“性格”的唯一標準或絕對標準,因為書上的測試是大眾普及版而非研討會的專業測試版。更重要的是鼓勵你從閱讀中通過不停的對比尋找到真實的自己。

3.如果你的分數落差比較大,呈現性格明顯,恭喜你,我戲稱其為“原生態保存比較好”。例如,紅色25,幾乎毫無疑問是標準的紅色性格;又比如,黃色15,紅色11,藍色2,綠色2,則是黃+紅。如果某個色彩的分數超過一半15分,請注意,你一生的幸福和成就拜此性格所賜,不過你無數的麻煩與痛苦也必定與此性格相關。

4.測試不準確或分數極其平均的主要原因是後天的影響實在太巨大,致使你無力做清晰準確的自我洞見,簡單地看透自己請參照第7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