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00、第一百章(2 / 3)

“你這有什麼好顧慮的,金家看著買賣大,實際就是個草包。”周蕭肅一杯幹到了肚子裏,抹抹嘴唇道:“他金家是自前朝開始便管著鹽糧兩道又怎麼了?江南道上沾鹽的官吏多了去了,江南五十三洲,三百五十二縣,哪一任吏官沒動過鹽糧?皇帝老兒要殺?殺得盡嗎?”

“是是是,周大人您說的是。”韓墨初說話間又給周蕭肅斟了一杯:“不過,在下經手的這生意有些大。若是今後做得好了,就不止是鹽這一樁了。隻是在下初來江南,隻認識周大人您一人。這門路不清,怕是要走彎路的。”

“這怕什

麼?認識本官一人還不夠麼?你若是做得買賣當真夠大,別說是我爹這個吳江縣丞,就是蘇州知府李千鶴,還有江南都督宋廣平都能扶你一把。”

“這這都督大人也能見?那在下可當真是占了大便宜了。”

“那當然。”周蕭肅拍拍胸脯:“不過賢弟你且要先說說,你的生意是什麼,為兄這才好幫你引薦嘛。”

“在下這鹽路不是正路,而是自扶桑而來。扶桑四麵環海製鹽手段發達,扶桑產的海鹽同我大周流通的井鹽與岩鹽相比就算算上海路運費價錢也要低三成,就是知道銷路的人不多。”

“扶桑海鹽?這也不曾聽過呀?利潤如何?”周蕭肅端著杯子好奇道:“賢弟,你就別賣關子了。”

“這扶桑海鹽利潤大,知道的人本就不多。前幾年臨江水師出征高句麗時帶回來一批,本是分給那群軍漢們吃的。家父識得臨江水師中的一位主將,私下送了些,府中吃不完便試著賣了賣,銷路竟然大好。後來家父便開了兩路小商船,打著販藥的旗號遠走扶桑,進了鹽過廣州府時再換了陸路來走,又隱蔽又安全。如今關內的銷路,一鬥扶桑海鹽可賺七錢,而走這一趟商路至少可帶回四萬石。粗粗算算,一趟也便是兩萬八千兩。”韓墨初說的雲淡風輕:“在下家中而今隻有兩艘船,拉得貨少,若是再多拉些,隻怕能賺得更多。”

“兩萬八千兩?一趟?”一向自詡吃過見過的周蕭肅瞬間便不淡定了,急忙給韓墨初也斟了一盞酒:“賢弟啊賢弟,有這等生意你怎得才說啊?!”

“先前怕勞煩周大人,也怕周大人同淮南道上那些死心眼一樣,是個兩袖清風不開竅的。”韓墨初坦言道:“豈知竟然與大人這般投緣。”

“賢弟額不錢二公子,您看咱們這買賣,得幾時才做得起來呢?”眼高於頂的周大人此時此刻徹徹底底將韓墨初這個活財神爺供了起來。

“周大人不必客氣,這生意做起來,必然少不了您的好處,就隻一點,您要回去與您父親說說,畢竟這路上有不少門路要打點的。”

是日,財神爺

韓墨初果然成了周家父子府上的坐上賓。

周家的家主周新也是個貪得無厭的,那日聽了周蕭肅回府學舌說得那些,再反觀周蕭肅連日來拿回府上那些價值不菲的孝敬,順其自然的對韓墨初所言的這賺錢的門路深信不疑。再加上韓墨初這人天生一副可親的相貌以及極具迷惑性的言談舉止一頓家宴下來,不光牽扯出了地方官麵上那些隻要給錢便能打通門路的肥魚,甚至還有把自家侄女塞給韓墨初做平妻的衝動。

韓墨初辯稱說家中原配凶悍,唯恐姑娘委屈這句托詞的時候,心下莫名其妙的想起了顧修那張三丈開外生人勿近的臉。

以至於回到與蘇澈暫居的小院時還總是時不時的笑出聲來。

“韓子冉你怎麼了?自打從那兩條魚府上回來的時候便是這樣,那府上是有什麼值得你笑得念念不忘的?”正在烹茶的蘇澈一臉嫌棄的看著韓墨初的笑臉,後背白毛汗都起了一層又一層:“還是說,他們給你下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