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 收拾黑心姐夫(一)(1 / 1)

周安這次穿越的是大興朝一名商戶之子周安。

周家在玉隆縣紮地生根近兩百年了,主支一直是從商。周安是周家家主周淵的嫡子,在家裏行四。上麵還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

周安的姐夫陳文,少時家貧,上不起學。農閑的時候,偷偷地去村裏的私塾外麵聽課,被私塾的王夫子發現,有感於陳文勤奮好學,王夫子就把他叫到私塾裏考校了一番,沒想到陳文居然問答如流。王夫子隧起了愛才之心,破例收其為徒,免其束脩。

陳文父母自然是求之不得,於是,陳文開始了自己的求學路。不久,陳文父母都先後因病去世。兩場葬禮下來,本來就貧苦的陳文連吃飯都困難起來。

陳文雖然家貧,但是有才華,有誌氣,長相也是玉樹臨風,在陳文的恩師王元王夫子牽線下,陳文被周淵相中,和周安的嫡姐周月訂了親。在周家財力支持下,陳文不再為柴米油鹽發愁,沒了後顧之憂,更是心無旁騖,一心讀起了聖賢書,幾年後一舉考中秀才。

成績還非常優秀,案首。

後來陳文更是勢如破竹,考中舉人,還是解元。期間,陳文和周月成了親,兩人也是非常恩愛,婚後第二年,周月生下了兒子陳元峰。

兩方是皆大歡喜。

變故出現在陳文中了進士後。進京之前,陳文和妻兒依依惜別,淚灑當常沒想到,陳文中了狀元後,被吏部侍郎魏前魏大人看中,榜下捉婿,要許以愛女。

堂堂侍郎府上的小姐肯定是不能做妾的,那隻能是委屈委屈陳文的那位原配了。可周月也是明媒正娶,婚後並無過錯,還為陳文生下了長子,腦袋又沒問題,肯定也是不願意讓位的。

還是陳文的啟蒙老師,周父的朋友王夫子幾次上門,從中說和,說陳文寒門出身,在朝中又沒個倚靠,官場上,沒個依靠不太好混,官海風大,沒準一個浪頭過來就把陳文打翻了。到時候陳家也討不了好。不如周月從中退上一步。

再說,將來陳文官職越高,周家的外孫也會水漲船高。並且,王夫子也替陳文做下保證,縱使周月做妾,兩人感情不會變,陳文心裏隻有感激的。

王夫子幾次上門勸說,又是信誓旦旦,為了陳文的前途,周月和周家勉強同意了。

沒想到,三年後,周月就病逝了,又過了兩年,周家的外甥陳元峰也出了意外去世了。就是周家,也是不停受到打壓,家族生意一落千丈。

反倒是陳文,踩著周家,靠著魏家,在官場上一路青雲直上,做到了一部尚書,子孫滿堂,富貴一生。

這年頭,讀書科舉,都是需要銀子的,不說筆墨紙硯,買書的銀子,單說考試,就拿府試來說,府試就要去府城。去一趟,一路吃住都是一筆不小的銀子,一般人家拿出這筆銀子都費力,何況是家貧的陳家呢。

如果沒有周家,單憑王夫子一個秀才,可是沒有能力支援陳文的。陳文就是再有才華,你連個筆墨紙硯都買不起,更別提參加考試了。

可以說,沒有周家,就沒有陳文的青雲路。這些事實陳文就是想掩蓋也掩蓋不了的。

為了避免為人詬病,陳文把啟蒙恩師王夫子,當成親爹孝敬,不僅年節都要送禮孝敬,更是把王夫子的獨女當成親妹妹一樣看顧,借著陳文的關係,王夫子的獨女王柳還嫁到了京城的景安侯府。

通過王夫子父女,陳文還賺盡了知恩圖報的名聲。隻有周家,丟了女兒和外孫的性命,家族敗落。

原主的願望就是,報複陳文和王夫子。

周家穿過來的時候,陳文已經進了京去參加春闈了,剛走沒兩天。

這個時候,如果周安追上去,從中搞點破壞也不是不能做到,隻是這樣,會徒留嫌隙。

陳文如果沒中舉,也就沒有機會被魏家捉婿,自然沒有機會背叛周家。如果周安害他考不了進士,陳文隻是缺德,又不是缺心眼,肯定會懷疑到周安身上來。到時候不需要證據,周月自然會知道。

姐姐會認為弟弟害了自己相公,毀了自己的誥命路。外甥也會覺得舅舅妨礙了自己成為官家少爺。

周安覺得,自己隻能另辟蹊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