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第99章 一諾(1 / 3)

南國,那個物產豐饒、集風花雪月於一身的國家, 不知為何卻是血脈微弱, 子嗣凋零, 方才探子傳來密報,南王崩逝,皇位無以為繼。

南國原本有一個德才兼備的世子, 被萬民寄予重托, 有望未來承襲皇位, 壯大南國, 可誰也沒料到那世子在即將成年之時,驟然遇刺,身旁隻留下一枚森冷的鳳尾鏢。

世子一朝身死, 南王一夜白頭, 殺手冷鳳借此登上江湖殺手榜榜首。

延武手指有節奏地敲擊著扶手,回憶著思索道:“四國之中,南國占據田產水道,物產最是豐饒, 但是軍事卻弱到難以置信, 幾十年都沒出幾個能帶兵打仗的。當年南國的雲琅世子遇刺之後, 南王膝下就隻剩一個幾歲的雲琊小公主, 轉眼十四年,南國也未再添一個子嗣。東朝野心勃勃,第一個要踏破的就是毗鄰而居的南國,眼看南國岌岌可危, 他將唯一的公主嫁給蘇冕,用聯姻來暫時挽救,如今他死了。”延武看向西流,一改平日的吊兒郎當,露出鋒利而疑惑的眼神,“你說,誰會繼承這個已然對東朝俯首稱臣的南國?”

在延武的疑問聲中,西流恍然想起那日蘇冕現身南國——那絕非偶然。

他早該想到的,蘇冕這樣一個以大局為重的人,絕不會為了追殺無疆而丟下一個偌大的國家,能讓身為一國帝王的他連夜趕赴另一個國家,必定另有原因,而且這個“因”絕對大到難以想象。

如今南王崩逝秘不發喪,他們到今天才收到消息,距蘇冕現身南國已過去十餘日,西疆的暗探消息一向迅捷,就算偶爾不如東朝探子消息快,但也絕不對慢這麼多,蘇冕那時候就前往南國,隻有一個可能——是南王雲湞親自向蘇冕發送的消息。

可是他為何會突然把蘇冕請到南國?難道他知道自己大限將至,時日無多?若果真如此,他把蘇冕叫到跟前,又會說些什麼,有怎樣的囑托呢?

西流輕輕摩擦著杯沿,不禁想,南王雲湞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他問延武,延武毫不猶豫地回答:“天才詩人,無能帝王。”

天才詩人,無能帝王——

似乎在雲湞生前,青史還未寫就,世人就已經將他蓋棺定論了。

南王雲湞善詩文、工書畫,通音律,不像個君主,反倒像個才華橫溢的詩人,沒有在治國上作出醒目成績,詩文卻早已傳遍了天下。

西流蹭有幸拜讀過,在南國以委婉密麗見長的詩詞中,他以瀟灑詞句拓出一片疏宕之氣,不鏤金錯彩,不隱約其詞,卻又情致深遠,斐然動人,西流在這些字句之間感受到了一顆情感豐沛又柔軟誠摯的心。

隻是這顆心長在了一個身在亂世的帝王身上,顯得非常不合時宜。

西炎曾問他,是否覺得南王雲湞是個暗懦無能之輩,將一座豐饒城池治理成了一個羸弱之國,西流想了很久,最終還是搖了搖頭。

若他果真是暗懦無能,這二十餘年南國不會還躋身在四國之中,南國的文學成就不會是四國之最。南辰三年,戰爭連綿,又遇百年天災,南國國庫空虛,百姓倉惶,繼位不久的雲湞立刻減免稅收、免除徭役,與民生息,在接下來的幾年他又積極實施耕農製度,讓傷痕累累的南國子民在天災人禍之時硬是挺了過來。

隻是這樣一個愛民如子、又頗有治國能力的君主,卻在之後的十餘年時間裏慢慢轉變,開始信奉佛法、醉心經籍,逐漸頗廢政事。

很多人猜測,轉變的原因是南國世子雲琅之死。

甚至有人開始預言,南國不久將不複存在,有他國大儒曾說:“南王敦厚善良,在兵戈之世,而有厭戰之心,雖智士相助,也難保社稷。”【1】

然而就在四國對峙,戰事一觸即發,南國岌岌可危之際,一場震動四國的婚事驟然而至,南國公主嫁於東朝世子,一場聲勢浩大的政治聯姻成了南國的一場及時雨。

南國公主穿著嫁衣,帶著無數嫁妝,走過遙遠而崎嶇的山路,千裏迢迢來到東朝。檜木燃燒九天九夜,見證了一場皇子和公主的浩大婚禮,同時也昭告天下,南國正式依附東朝。

有人說,南王終於從佛法經籍中抬起頭來了,這一招和親看似屈辱,卻也用最和平的方式化解了南國的危機;也有人說,這是雲琊公主自己的主意

,在南王荒廢政事的日子裏,是公主一直在背後勉力支撐,南國生死存亡之際,她不惜用自己,來換取南國暫時的安寧。

到底是誰的主意,西流當然無從得知,但這一步的的確確是對南國最有力的一步棋,可如今南王崩逝,後繼無人,半年和平之期將過,在這樣一個難題麵前,南國會用這樣的方式維持國祚,卻又能讓蘇冕接受?蘇冕去到南國,到底接受了一份怎樣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