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意》:碎語(3)(1 / 1)

三姨一年也得逛幾次大商場,畢竟一件衣服不能總穿。不過跟她去逛街一定要在心裏認為這是徒步訓練。進一家商場,她先要挨攤兒地轉,摸摸比比,不試,說為了節省時間。可一般人買女裝,也就直奔自己年齡段合適的樓層去,她不,男裝、運動服、化妝品等櫃台均不放過,都得考察一遍。等好不容易遇見不錯的,價格也不錯,換季處理,也試完了,在鏡子前轉不少圈,歸齊還是脫下來給售貨員。不是不買,是不甘心。她必須去下幾個商場參考一圈才踏實。高級的,中低檔的,適合以及不適合老年人的地方她都進,最後能在所有商場關門前逛蕩一個來回。最後思前想後,左右衡量,撲朔迷離,下定決心,還是得買第一個商場裏的那件衣服去。當三姨終於又柳暗花明回頭是岸,終於打算掏錢了,像電影裏演的一樣,人家售貨員說:“對不起,那件已經賣出去了,您看看還有其他合適您的。”穿著合適的多了,這不是價都不合適嗎!三姨懊惱地回去,對此事的後悔她能念叨小半年。但您下回,看上買不得了,可咱三姨,跟上了弦似的,次次蹦的頻率都一樣,攔不住!

再說說三姨的另一個愛好--關注房地產發展。報紙上的售房廣告,留著。馬路邊發的廣告,要著。二手房信息傳單,拿著。房交會,走著。前幾天,三姨去超市,打老遠看見有小閨女站那抓著一把紙,她過去了,找人要了一張,一看,是推銷八竿子打不著的海景房的,說門口就是海,走兩步能趟水,說的那房子就跟剛被衝上岸似的。按說,這東西硬塞咱手裏,咱走兩步也得找垃圾箱扔了,沒用啊。可三姨不,她存這個,跟集郵似的。

據我耳聞,三姨打十幾年前,就到處看房子,哪有樓盤她都去,房交會更甭提了,開幾天人家去幾回,還跟著看房車到處跑。打十幾年前,她就嚷嚷想換房,可一直嫌貴,看來看去,分析來分析去,到如今中產都買不起房了,她還給市場做定位呢。

最有意思的是前幾天,一個朋友需要點兒發票抵賬,有一搭沒一搭地讓大家把不用的發票給他。我們各自回家也有一搭沒一搭地說了。隻有人家三姨特上心。去超市,光低頭,滿處踅摸別人隨手扔的小票,好撿起來到服務台開發票去。三姨是事業型的,擱咱,對付個一兩張就能顯示兩肋插刀的哥們兒義氣了,而三姨,撿起來沒完,最後跑垃圾箱裏扒拉去了。她說剛看見一個人扔進去。正當她納悶怎麼找不著了呢,一小夥子晃蕩著剩一口水的礦泉水瓶子,一遞,說:“這個給你,喝去吧。”三姨哪受過這個啊,後來再也不踅摸發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