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合唱比賽時,她拉肚子痛苦到離不開廁所方圓五米的範圍,根本上不了台,指揮任務還是臨時請藝術老師代勞的。
“更正我的觀點,你和我不一樣,你的智商的確比較低。”
一旦發生無法收場的蠢事,未來的那位立刻開始劃清界限,說到底溪川的性格還是穿越了歲月一脈相承。
“到現在我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但不管怎樣證實了悲劇是可以被改變的不是嗎?”
你隻是換來了更大的悲劇。
“理論上來說的確,但我這裏還沒有看到任何變化,可能你那邊改變的事情太小,或者是性質沒有變,我這邊就忽略不計了?”
“這樣我就得更加努力了。”她發完這條短信,居然認真地在小本上記下了“事情小”和“性質”兩個關鍵詞。
照這個趨勢下去,隻會是更加努力地作死。
“你不是說合唱比賽時會因為嗓子啞而上不了台嗎?結果怎麼是拉肚子?結果詐騙短信被證實了吧?”周末在家吃晚飯時姐姐哪壺不開提哪壺,“還是說你本來是想假裝嗓子啞逃避領唱,被調去指揮後隻能使用拉肚子這招了?”
姐姐的懷疑一點也沒錯,就算最後她真的因為嗓子啞上不了台,也不能排除是她本人假裝的。
“哎呀姐姐,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信任呢?”
“算啦,你不要戳她了。”還是媽媽出來說了句公道話,“反正小溪川沒有多少錢可以給人騙,生活中也沒有什麼朋友,就讓她去和手機裏的小夥伴聊聊天嘛。”
既沒有錢也沒有朋友,媽媽眼中的溪川怎麼這麼慘。
“誰說我生活中沒朋友啊,多得很呢。”她也知道錢的那方麵沒什麼可反駁的。
爸爸這次沒有參與常規無聊話題,他隻是一味地低頭吃菜。
稍微留意一點的人會發現這個家庭90%的對話都發生在吃飯時間(剩下%在電視機前),這就另有隱情了。
回到正事上,第二步要實驗的是,究竟是因為改變的事情太小(合唱比賽上不上台也沒關係),還是事情的性質沒有變(最終都是沒上台,不同的隻是病因),導致未來毫無變化呢?
“看起來隻能告訴我期中考試作文題了呢。”
“看不出為什麼‘隻能’。”
“事先知道作文題,我的作文就可以得滿分,被大家認為寫作很有天賦,一直受到鼓勵,一直寫下去。你那邊大概就會從演員變成作家了。”
溪川在胡說八道這個領域裏,自圓其說指數可以打滿分。
“就算沒有事先知道作文題,當時作文也得了滿分,不過大家好像並沒有認為我寫作很有天賦,倒是都覺得我運氣很好。回想起來,到底是為什麼呢?”
這還想不明白為什麼嗎?
當然是因為作文作業你十次有九次都偷懶沒寫。
每次都交空白作業本怎麼讓大家感受到你有天賦啊?
“這樣的話就告訴我作文題,來看看會不會得不了滿分吧?”
但是這個實驗方案對未來又有什麼幫助呢?
“滾蛋。”
看起來似乎又有一點幫助,未來的那位可以在不斷拒絕中成長為堅定果斷的人。
就這樣,溪川最期待的期中考試過去了。雖然不知道作文考題,但她也得了滿分,周圍人都認為這是狗屎運的一種體現。
另外令人遺憾的是,她忙於看上個星期為了洗頭而錯過的電視劇重播,大大減少了考前背單詞的時間,英語剛好89分,差一分沒有及格,全班就她一個不及格,被英語老師當眾痛批。獲得滿分作文的激烈程度與之相比根本算不得什麼,其他人很快就隻記得她英語不及格,不記得她得過滿分作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