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皇宮大屠殺,(3)
那兵丁連忙下馬給王允跪倒:“啟稟大人,中部掾閔貢閔大人在北邙山堵截到了十常侍餘眾。”
他聲音清脆,在場的人聞聽都站了起來:“然後呢?”
“經過激戰,張讓、段珪投河自盡,其他人都被閔大人所殺。閔大人還遇到了盧尚書,盧大人他一直在獨自追趕……”
“少說那些沒用的!”王允吼道,“聖駕呢?”
那小兵低頭道:“萬歲和陳留王在戰亂中走失了……但肯定就在邙山裏。閔大人已經帶著人入山去尋找了。”眾人一聽,又都泄氣了。
“這樣不行!”王允跺著腳,“邙山多狼蟲虎豹,咱們去找!你還有多少兵?”他看看袁紹。
袁紹這會兒眼睛一亮:“我的人都已經派出去了,零零散散都在京城四圍找皇上,我現在給他們傳令,叫他們都去邙山!”
太傅袁隗麵色慘灰,他畢竟是快七十歲的人了,這半宿折騰得上氣不接下氣,坐在地上閉著眼道:“光指著他們不行,人太少了,咱得把洛陽駐防的兵都派出去才行啊。”
“這可不行!”曹操即刻反對,“南邊布防的兵已經抽調過來攻皇宮了,大將軍差派東西兩路可是拱衛京師的,絕對不能離開。”
“現在哪還有什麼大將軍?”袁隗拄著拐杖站了起來,“國不可一日無君,咱們現在得先找到皇上,找不到皇上拱衛的又是誰?如今我說了算,把所有的兵都調往北邙山,一起尋找聖駕!”
“叔父,方才孟德說得有道理。”袁紹一把攙住袁隗,在他耳邊低聲道,“莫忘了董卓、丁原二人。”
“哼!他們一共才六千人,咱們各路兵馬加起來何止一萬?怕他們做什麼?”袁隗跺著拐杖,“快去啊!咱們的罪過夠大的啦,皇上若有閃失,咱們怎麼跟大漢列祖列宗交代啊!”說著他竟流出幾滴眼淚來。
袁隗是太傅,如今沒有人比他官大,諸人隻好按他說的辦。一會兒的工夫,命令傳至城外,夏牟、趙融、淳於瓊、馮芳,四個尚在駐防的校尉各率人馬趕奔邙山。文武公卿親兵侍衛,隻要是走得動的全都出了洛陽北門,沿著邙山山脈呼喊著萬歲。
一時間,北邙山上密密麻麻,有官有兵,還有不知所蹤的帝王。正應兒歌之言——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上北邙!漢家官員講究威儀,可到了這會兒連自己的皇上都給混丟了,還有什麼威儀可言?公卿大臣們也顧不得體不體麵了,撩著袍襟扯著脖子一通喊,在黑暗的山坳中,回聲傳出去老遠。有馬的騎著馬在山下找,沒有馬的就跟著兵丁上了山,前山找遍了找不到,大家又紛紛奔後山。有的老臣實在是爬不動喊不動,也哭不動了,就倒在滿是露水的地上噓噓睡去……
就這樣,昏昏沉沉過了近兩個時辰,才傳來消息,皇上和陳留王已經駕至洛舍驛了。原來兄弟二人在宦官與閔貢等拚命時趁機逃脫,躲到了邙山的荒草之間。後來聽到有人呼喊,又不知是何方得勝,便一路向北跑了下去。一個十七歲的嬌柔天子,拉著一個九歲的小王爺,哥倆忍著饑渴竟摸著黑徒步翻越了整個邙山。到黃河邊尋到一戶普通民家,坐上一輛光板馬車,才筋疲力盡到了官驛。閔貢苦尋了一夜,最後終於找到了洛舍驛。群臣兵士聞知,無不歡呼雀躍!
一夜的疲乏霎時間一掃而光,催馬的催馬、奔跑的奔跑,都往洛舍驛接駕。曹操、袁紹等眾校尉也不顧自己的兵了,縱馬趕在了最前麵。剛自正北麵下了邙山,果見小路上走來一隊稀稀拉拉的人馬,為首有二騎:前麵的一馬雙跨,端坐一員風塵仆仆的將官,身前還坐著一個衣衫破碎的小孩——乃閔貢帶著陳留王劉協。
後麵一騎是匹瘦骨嶙峋的瘦馬,馬上坐了一位麵容憔悴的青年,冠冕皆已丟失,隻穿著滿是口子的錦繡龍衣——正是當今天子劉辯。
曹操、袁紹等盡皆下馬,見駕三呼萬歲,又特意讓出好馬給皇帝騎乘,恭恭敬敬在後麵相隨。一行人繼續南走,接駕的人越來越多,老崔烈最細心,還自宮裏帶來一襲嶄新的龍衣。劉辯就於邙山上更換新衣。然而小劉協才九歲,倉促之中未能找到小王衣,就隻有勉強穿著舊衣服了。不到半個時辰,大隊的官員兵馬盡皆趕到,大家見到皇上,嘩啦啦跪倒一大片,那些老臣有的哭有的笑,真可謂悲喜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