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期有鐵匠名愚住,生平鑄兵千把,盡皆凡品,遂一生默默無名,抑鬱垂死。
一日天象迥異,群星西墜,有石自天外來。愚住采其鐵以鑄劍,遇火乃熔,自然成型,通體三尺,古拙無鋒。雖千錘百煉不能動其分毫。
愚住沮然哀道:“此天戲吾也。”遂長歎棄之山野。曆七七四十九日,經風雨之磨礪,納日月之精華,忽無翼而飛,十裏之內,人畜皆亡。愚住聞而舍身赴死,古劍梟其首,飲其血,乃止。
世人謂之“天石魔”,江湖名之“天石劍”。”-《七絕劍圖錄之天石劍》
深秋,微暮,涼風卷著枯葉和黃沙一陣陣呼嘯而過。
一人一馬自官道緩緩行來,騎馬的中年男子身著寬大的湖青繡邊長袍,左手拿著一本殘破的卷軸,輕聲誦讀,奇怪的是,在如此凜冽的西北風中,男子身上的長袍卻紋絲不動。
“父親,這天石劍好可怕。”中年男子懷中突然伸出一個腦袋,分明是個五六歲的孩童。
“龍兒,這些隻是傳說,劍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用劍的人。”中年男子上官野微微一笑,用殘卷輕輕敲了一下上官青龍的腦袋。
上官青龍揉了揉在父親懷裏拱的亂蓬蓬的腦袋,伸手去奪殘卷。
上官野並不在意,任由兒子拿去。
隻見那殘卷封麵上以古篆寫著《七絕劍圖錄》五個字。殘卷不知經曆了多少風雨,上麵的字跡隱約能看清,不少邊角和頁麵都已缺失。
如果江湖人看到這一幕一定會大驚失色。無數人夢寐以求的《七絕劍圖錄》竟被當成上官青龍的故事書。
當然,也不是沒有人打過這本書的主意,隻是那些人都被打斷了手腳。
隻因為中年男子是上官野。
月神教教主上官野。
有人曾說,江湖有多大,月神教就有多大。月神教名聲之盛,一時無兩,七大宗派也要避其鋒芒。
霸道的上官野發布了令所有武林高手聞之喪膽的三殺令。
阻礙月神教辦事者,殺!
擅闖月神教駐地者,殺!
傷害月神教兄弟者,殺!
三殺令出,群雄雌伏。
整整二十年,七大宗派,四大世家,被月神教壓的喘不過氣來。
所以,當上官野抱著僅六歲的上官青龍來到上官世家時,所有人都心驚膽戰。包括在家主位置上坐了二十年的上官恪。
二十三年前,上官恪逼走了上官野,處心積慮爬上上官世家家主的位置。
四大世家故老相傳,家族最大的秘密便在於各家所藏的四柄絕世名劍。
這四柄名劍便是《七絕劍圖錄》中的戮心、噬魂、驚雨、靈韻。
戮心劍為戰國時魯國名匠所鑄,輾轉流落至上官世家,曆代主人皆為沙場悍將,久飲鮮血,殺氣衝天,故稱殺絕劍。
噬魂劍為紅葉山莊所有,相傳為上古時期弈人族采昆侖山下萬載玄玉作為貢品,經千年祭祀、打磨而成,劍光所至有迷惑心神之效,故稱詭絕劍。
驚雨劍為鐵家堡先祖所鑄,相傳鑄劍之時狂風暴雨,徹夜不息,劍成之時風雨驟停,天地歎息,故稱驚絕劍。鐵家堡的驚雨劍數次遺失均失而複得,被傳為先祖顯靈。
靈韻劍為逍遙閣所有,來曆更是離奇。相傳是九天玄女助黃帝擊敗蚩尤時,留下一道靈識監察九黎,曆經千萬年靈識化形,鑄成劍身。
另外三柄七絕劍則眾說不一,有說是蒼雪、流雲、天石,有說是天石、浪滄、紫月。
七絕劍,四大世家,各得一把,剩餘三把則流落江湖,被眾多武林人士你爭我奪,每一柄劍問世都會引起無數腥風血雨。
江湖傳聞,七絕劍雖然來曆不一,但都曾被千年前武林名宿白夜星所收藏過。
白夜星被人稱為“劍絕”,所以才有了七絕劍之名。相傳白夜星將畢生所學精簡為七式劍訣,藏於七柄名劍之上,集齊七劍,便可繼承白夜星絕世武學。
可是,沒有人能集齊七絕劍,任何人得到七絕劍都像接到了一張催命符,不知何時就死於非命。
隻有四大世家除外。
為了保住這四把名劍,四大世家從來不參與江湖紛爭,而且相互聯合,一家有難,其他三家全力支援。
所以,數百年來,其他幾柄七絕劍數度易主,唯有這四柄神兵卻依然牢牢掌握在四大世家手裏。四大世家聯合的勢力足以與七大宗派抗衡,又有哪個不開眼的江湖人士敢輕捋虎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