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冷漠症的女孩明顯表現是:不適應社會,逃避責任,有的還熱衷於網上虛擬世界,對身邊的師長同學缺少必要的關愛,對自己應該承擔的義務和責任缺乏清晰的了解,更為嚴重的是還會做出一些令人吃驚的惡性舉動。
冷漠有錯嗎?當然!很多時候我們的過錯並不在於我們做了什麼錯事,而是我們什麼都沒有做。當我們的心靈變得冷漠時,這個世界也就失去了愛的力量,而愛是能夠超越所有的困難和障礙,失去它,世界就會從此沉淪,無法挽救。
冷漠,實質上是一種情感的萎縮。冷漠的背後是愛與被愛的缺乏。女孩是愛心的代名詞,女孩子比男孩子更具有愛心,這也是女性魅力的一個重要特征。而一個冷漠的女孩是不會讓別人喜歡的,也不可能保持積極愉快的情緒,久而久之,便成為情感發展的障礙,長期發展下去,就有可能轉化為她的性格特征,危害其身心健康。
因此,作為家長,應十分警惕孩子冷漠心態的滋生與發展,想方設法融合孩子內心的冷漠。
1.給女孩創造一個溫暖的家庭環境
很多孩子冷漠,是因為生活在一個“戰爭”的家庭,所以,家長要給女孩創造一個充滿愛的家庭環境,切忌在孩子麵前吵架、打架,更不要隨意打罵孩子。
2.不要對女孩管得太嚴
家長事事對孩子嚴厲,會給他們造成壓力,孩子會覺得煩,漸漸會對家長的管教冷漠以對,對親情失去信心。
3.多肯定孩子
據初步調查,目前,約有79.6%的學生認為家長對自己肯定少,批評多。一旦孩子考分低了,父母不聽孩子的任何解釋,就批評孩子。長此以往,孩子怎能對父母說出真心話?
4.家長多和女孩溝通
有的家長在忙於家務時對問這問那的孩子表現出厭煩之色,甚至訓斥孩子不安分,次數多了,孩子在父母麵前沒有了自尊,彼此交流就很困難。如果家長和孩子多溝通,彼此了解對方的想法,親子關係就容易融洽。
5.讓女孩多關愛他人
孩子變得冷漠,是因為情感的培養少。家長教會孩子如何關愛別人,自然,孩子就不會冷漠了。
我相信,隻要家長能拿出耐心,從生活的點滴的小事中去關愛女孩,就一定不會培養出冷漠的孩子!
四、浮躁——坐不住板凳的青春
浮躁對青春期女孩的危害是不可小覷的。浮躁很容易讓女孩的性格偏執,行為變得衝動,即在行為處事時經常表現出突然變化、奇怪異常、不冷不熱、不沉穩、意氣用事的特點。如同學間發生口角,往往不考慮後果,不考慮責任就大打出手。
這天下班的時間比較正,回到家時妻子已經把飯菜擺上桌,兒子沐沐也剛好放學,一家三口正享受著一天最好的時光時,猛聽得樓上傳來一陣喧鬧。
“唉,樓上陳姐可真命苦,攤上這麼一個不懂事的女兒……”妻子一邊給我盛飯一邊說。
“怎麼回事?”我停下正夾菜的筷子問道。這個陳姐是個離婚的中年婦女,和自己13歲的女兒住在一起,她們母女和我們家關係還不錯。
妻子說,下班時在小區門口就見到陳姐和女兒睿睿一前一後走著,兩人臉色都不好。她上前一問,才知道原來是睿睿在學校和老師發生糾紛,回家後朝陳姐發脾氣,結果竟然離家出走了好幾天,這段時間一直沒回家,直到今天下午才被陳姐從一家網吧裏找到。
“我剛才還勸陳姐不要罵睿睿,回家好好和她談談,結果……”妻子說著歎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