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教女有方:讓女兒愛學習、會學習(2)(1 / 3)

我心裏暗暗叫苦,剛才我特意把鳳鳳支到我房間去就是想單獨和表姐聊一聊這個問題。因為我知道表姐的火爆脾氣,從小她對鳳鳳的教育就很淩厲和粗暴,現在鳳鳳長大了,如果還是用以前的方法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成的。一旦她們母女發生衝突,那麼勢必對鳳鳳造成更大的傷害。

鳳鳳的問題是許多剛上初中的孩子都會碰到的,她平時學習也很用功,隻是對初中生活有一點不適應而已。再退一步說,不就是語文考了個75分嘛!

哪知道,表姐一點都不領情,繼續絮絮叨叨地數落起鳳鳳的不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沒法開導表姐,隻能老老實實地當起“聽眾”。

那天吃飯,本來在房間看影集很開心的鳳鳳出來之後一臉緊繃,我知道,她肯定是聽到了我和表姐的話,抽了個空,我和她聊了聊。

“媽媽說話太傷人了,我又不是不用功,我們語文老師是剛從鄉村中學調進城的,普通話說得不太好,講課速度又快,我們好多同學都聽不明白他教是什麼。這次考試,我在班裏已經算考得好的了。我回家和媽媽說,她又不聽我的,還說是我自己不努力,誰不努力呀,我現在每天晚上要做作業到12點多,還要我怎麼樣嘛?”鳳鳳越說越傷心,眼淚大顆大顆地從眼裏掉下來。

鳳鳳的性格我是知道的,她不是那種隨便糊弄事兒的孩子,就即使是平時稍微偷懶,不學習也情有可原。但誰讓我這個表姐和許多家長一樣,壓根不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呢?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糟糕的成績單時,都難免生氣。初中階段是知識學習的關鍵階段,是能否考上重點高中的關鍵,所以,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成績都抱有極大的希望。一旦孩子的成績不理想,就要大發雷霆,所謂“愛之愈深,責之愈切。”可是指責、打擊孩子一頓就解決問題了嗎?這樣孩子的成績就提高了嗎?顯然,答案是否定的。

粗暴、冷淡、挖苦、諷刺都是家長們在孩子考試失利後慣用的手段,不僅對孩子日後的改進毫無幫助,甚至可能產生相反的作用。因為家長一味地打擊,久而久之,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失敗和錯誤都是一種“罪惡”,這其實是父母無意中給孩子灌輸了一種錯誤的價值觀。何況,初中女孩已經有了很強的自尊心,家長一味地打擊,很可能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結果家長要求孩子這樣做,孩子偏要那樣做,處處和家長作對,甚至,有的女孩還會一氣之下離家出走。

教育專家指出,孩子在學習中遭到挫敗的時候,如果父母以責備為主,或者表現出一種失望的態度,就很容易讓孩子喪失信心,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懷疑,嚴重的還會讓孩子產生厭學情緒。指責孩子是最壞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一點幫助也沒有,反而還會造成親子矛盾,形成溝通障礙。

事實也證明,在指責中長大的孩子特別容易叛逆、自暴自棄,而且也沒有自己的主見,極度自卑,對自己沒有信心,對什麼都質疑,不敢肯定自身的價值。

其實,每個孩子都渴望上進,孩子對優秀的向往跟家長的心情是一樣的。孩子自己沒有考好,心情本來就很沮喪,這時,父母更應該理解孩子的心情。

孩子成績差,家長要先向孩子提出一些問題:“你覺得是什麼原因導致你這一科沒考好?”

“老師布置的作業對你來講有難度嗎?”

“上課的時候能領會老師的意思嗎?”

一方麵,父母要堅持深入地追究,直至孩子能說出真正的原因為止。不要接受孩子的“我不知道”這種回答,要讓孩子說出導致成績低下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麵,父母要謹記不要發怒,不要責備孩子。當孩子做出了合理的解釋之後,父母不僅要讓孩子提出改進的方法和今後應該采取的行動,同時也要讓孩子提出有何需要協助的要求,父母應該想方設法切實地給予幫助。

當然,當孩子成績差時,不打擊孩子,並不是說不能批評孩子。如果家長隻是一味的鼓勵、讚美也是不對的。孩子的成長需要鼓勵,也需要批評,那麼,父母應該如何批評孩子?

孩子們都會出錯,批評是在所難免的。但是,批評也要注意技巧,因為你的批評方式直接影響了孩子看待錯誤和不足的心態。在批評的過程中,你要不斷的提醒自己,你的話是不是有些言過其實?有沒有留給了孩子解釋的時間?還要注意有沒有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時候批評孩子?

總之,父母在孩子成績差的時候,多鼓勵,少打擊,並且掌握批評的技巧,那麼,相信孩子的成績一定會進步的,孩子的前途也一定是光明的。

四、周末陪女兒逛書店的秘密

父母總是用學校的教材把孩子緊緊地捆住,不讓孩子接觸其它方麵的書,不讓孩子做學習以外的其它事。其實,孩子需要的知識是十分豐富的,根本不可能都從老師那裏學來,也不可能都從教育部規定的那幾本教科書中學來。

一個月前,一位老同學給我打電話,問我下午能不能為她上初中的女兒推薦幾本適合的書。當時我想了一下,建議她不如帶女兒去書店逛逛,再做決定。我倒不是不願意幫這個忙,關鍵問題是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孩子,可以推薦的書目應該是有差異的,我擔心憑自己的好惡很難把真正適合孩子而孩子又非常喜歡的書推薦給他。當時我想,既然我的老同學要我推薦讀物給孩子,說明他已經意識到閱讀對孩子發展的重要價值,那麼,何不帶女兒去書店逛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