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 / 1)

編者按

在中國曆史上,漢武帝劉徹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生於公元前156年,死於公元前87年,於公元前140年即位,當了54年皇帝。這段時間,占了整個西漢王朝的四分之一。在這半個多世紀裏,漢武帝以其雄才大略,發現和任用各方麵的傑出人才,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外交等領域實行一係列重大的措施和改革,創建了輝煌的文治武功,使中國變得空前興盛和強大,也使中國封建社會進入第一個鼎盛時期。張雲風新創作的長篇曆史小說《漢武大帝》,通過“紀事”的方式,以時為經,以事為緯,清晰、準確、生動地描繪了漢武帝的生平事跡,全麵反映了西漢中期的社會生活,刻畫了眾多的人物形象,具有深厚的曆史文化內涵。小說中的主要人物、重大事件、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包括許多細節等,均有史實依據。作者善於運用小說的藝術形式,形象地展示曆史,而非隨心所欲地歪曲曆史或編造曆史,更無荒誕不經的“戲說”之類。因此說,這樣的小說是真正意義上的曆史小說,在尊重史實的前提下,將“死”的曆史形象化和藝術化,使之“活”起來,讀來真實可信,饒有興味。從這部小說中,讀者可以看到,漢武帝的確是一位了不起的皇帝。他16歲登基以後,既重文治,又重武功,畢生致力於加強中央集權統治,在中國曆史上創造了許多個“第一”。是他,第一次確立儒家思想為統治思想,由此開啟了中國封建社會二千多年以儒家思想為統治思想的先河;是他,第一次北擊匈奴取得輝煌的勝利,堅定地維護了國家主權和邊境安寧;是他,第一次派遣使臣通使西域,開辟了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是他,第一次平定四方,開發江南、西南和西北地區,拓展了中國的政治版圖……漢武帝時期的中國,是一個真正統一,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的強大帝國,不僅稱雄於世界的東方,而且威揚四海,譽滿天下。從此以後,中國人始稱“漢人”,古華夏族始稱“漢族”。從中國統一的曆史過程看,秦始皇統一了中國,但很快失敗了,加強中央集權的諸多措施半途而廢,統一實際上是虎頭蛇尾。真正鞏固和發展中國統一的曆史任務,實際是由漢武帝完成的。人們習慣上把秦始皇和漢武帝相提並論,稱做“秦皇漢武”。這是因為他們都是新生地主階級的代表人物,具有朝氣蓬勃、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進取精神。前者最早統一了中國,後者則把這個統一變成了實實在在的現實。他們對於中國曆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都發揮了特殊的作用,作出了不朽的貢獻。諸侯叛『亂』,權臣謀逆,後妃幹政,宦官禍國,這是封建社會曆朝曆代的通病。

漢武帝總結曆史的經驗教訓,大力加強中央集權統治,使得這些通病沒有了產生的土壤和溫床。縱觀漢武帝一朝,國家政治基本上是清平的,社會也是比較安定的。這期間,湧現出了一大批出類拔萃的優秀人才,如著名的哲學家董仲舒,文學家司馬相如,史學家和文學家司馬遷,軍事家衛青和霍去病,外交家和探險家張騫、音樂家和歌唱家李延年、經濟學家桑弘羊、農學家趙過等。他們是那個時代的寵兒,相對寬鬆的政治環境,使之能夠各顯其能,施展才幹,從而有所建樹,取得卓越成就,為漢武帝的文治武功抹上了濃墨重彩,光照千古。漢武帝一生,功業顯赫,過失也很突出。他好大喜功,追求享樂,尤其是在40歲以後,『迷』信神仙,奢望長生不老和長生久視,熱衷於巡遊封禪,幹了許多蠢事。為了維護皇權統治,橫征暴斂,任用酷吏,製訂苛刻的刑律,殺人之多,遠遠超過前代皇帝。為了獲得汗血馬,不惜勞民傷財,征調十餘萬大軍,跋涉數千裏,發動攻伐大宛的掠奪『性』戰爭。晚年更是思想僵化,相信什麼“巫蠱”,導致家破夢碎。他造就了一個強大、富庶的封建帝國,同時又使這個帝國“海內虛耗,人口減半”,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值得稱道的是,漢武帝最後幾年,意識到了尖銳的階級矛盾和深刻的社會危機,通過“輪台悔過”,承認自己“狂妄悖『亂』”的錯誤,說出一個“愧”字,並及時采取一些切實可行的補救措施,又使治國方略走上了正確的軌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漢武帝作為至高無上的皇帝,能夠自責自律,更弦易張,也屬難能可貴的了。《漢武大帝》是張雲風的第五部長篇曆史小說。作者的曆史知識功底和文字功底是相當深厚的。我特別欣賞他的文筆,準確嚴謹,簡約流暢。寫人物,繪聲繪『色』,栩栩如生;寫事件,繁簡得當,始末詳明;寫戰爭,波瀾壯闊,氣勢磅礴;寫故事,娓娓動聽,扣人心弦。我希望並期盼張雲風能夠創作出更多有價值有分量有品位的作品,以滿足讀者的閱讀期待。2004年12月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