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瑜看得莫名。
她想不出來有什麼事情讓傅西如此高興,如此興奮。
今天不是跟往常一樣去市區賣包子嗎?
難道是半路撿到錢了?
李家瑜好奇地看著傅西。
還不等李家瑜開口問,傅西就跟倒竹筒一樣將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李家瑜和黃麗。
原來,之前一直跟傅西購買包子和饅頭的那個摳門老太太的大兒子是市裏一家高中的校長。
他吃到老太太帶回去的饅頭和包子,覺得味道不錯,便提出要聘請傅西到他們學校食堂裏工作,一個月給二十五塊的工資。
憑良心來說,這個工資算是不錯了,要知道現在的小學老師一個月的工資也才三十四五塊。
但是傅西覺得不好,他現在包子生意挺不錯的,一天刨除成本之後,差不多能賺個兩塊錢左右。
一個月就有六十塊,並且工作時間還短,不像在學校,要工作那麼久的時間,還不自由。
後來那個校長見他不願意,便提出向傅西周一至周六每天購買五百個菜包和五百個玉米饅頭還有一百個肉包子。
傅西核算了一下成本,刨除材料成本之後,他每天大概能賺個十塊錢。
學校為了減輕他的負擔,也為了讓學生一起床就能吃上鬆軟可口,熱氣騰騰的包子,學校可以給他提供場地,並且幫著他蒸包子,他隻需要自己準備材料,把包子包好即可。
當然,食材學校也可以幫著提供,隻是這樣的話,傅西也隻能賺點人工費,這很不劃算。
“我答應了。”傅西興奮地說,“包這些包子和饅頭並不難。一個月能賺一兩百。就是他們要的量大,我一個人包的話,很難在那麼短的時間包得夠。”
“我已經答應了,人手方麵,我叫珍姐過來幫我。”
宜城這邊的人不怎麼吃麵食,吃得比較多的是粉,各種粉,會包包子,會做饅頭的人不多,做是好吃的更少。
所以張校長才會向傅西大量購買包子和饅頭。
傅西的堂姐傅珍並不是堂叔傅濟的女兒,而是傅西親叔傅業海的大閨女。
傅珍年輕的時候跟下鄉的知青結婚了,有一兒一女,後來高考恢複,那個負心漢考上大學後就跟傅珍離婚。
說是離婚,其實是那個知青拋棄了傅珍和他的兒女,在大學跟別人好上了。
由於他們兩人結婚的時,隻是在鄉下擺了酒,並沒有領證,所以傅珍後麵想去鬧都沒有辦法鬧,隻得一個人在鄉下艱苦撫養兩個孩子。
傅珍當年做姑娘的時候,還跟爺爺學過幾招,會包包子和饅頭,她很能吃苦耐勞。
所以傅西一下子就想到傅珍。
“要是珍姐不願意去,那你怎麼辦?”李家瑜聽罷,並不像傅西想的那麼樂觀,問著。
“她缺錢,還要養兩個孩子。她兒子和女兒都讀書,花錢多,光靠她在家裏賺的那一點錢,根本就不夠。她要是不願意的話,我先辛苦點,自己幹,然後慢慢找人。”傅西應著。
有這麼一個好機會出現在他麵前,不說別的,為了兒子和女兒的奶粉錢,他都會牢牢抓緊。
有問題,想辦法解決就是了。
做什麼都會有問題,這個沒有辦法避免的。
李家瑜一想也是,看了看傅西,眉頭皺了皺,說:“可惜我現在要坐月子,要不然我就可以去幫你。”
她包包子和饅頭的活肯定是沒有傅西那麼好,也沒有傅西那麼快,不過,她可以跟傅西學。
隻是,她如今要坐月子,出了月子之後,還得在家裏帶娃,照顧家裏的一切,有兩個小孩纏住手腳,她就算是想幫忙,也有心無力。
要是有人能幫帶就是了。
李家瑜想到家婆張桂芳,隻是一想,李家瑜立刻搖頭。
不行,以張桂芳那個性子,怎麼可能會好好地幫著她帶娃?
他們好不容易從那個泥沼裏跳出來,眼下是不能再陷入那個泥沼中去了。
“不用。”傅西立刻搖頭說,“你在家裏好好坐月子,好好帶孩子。賺錢的事有我呢。”
別說他沒有人幫著帶孩子,就算有人幫著帶孩子,他也舍不得家瑜跟他一起去幹活。
這活要早起,一旦開始工作,就會一直忙碌,一直到忙完才停,太辛苦了,他舍不得家瑜去做。
黃麗點頭應著:“這也挺好的。收入穩定一些。”
雖然收入同樣也不高,至少穩定一些。
“我早上去那邊做完包子和饅頭,下午和晚上就在火車站那裏擺攤賣點其它的。”傅西又補充說著,“到時也能多賺一點。孩子的奶粉錢是夠的。”
不用擔心他沒有奶粉錢,養不活老婆和小孩。
以前他以為靠著分到的地,再租一點地來種,多養些豬和雞,或者多種些果樹,肯定能賺到錢養活老婆和孩子,現在他不這麼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