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叫賣人說:“孩子再來一碗吧!”爹爹驚奇著:“吃完了?”
那個叫賣人把勺子放下鍋去說:“再來一碗算半碗的錢吧!”
平兒的眼睛溜著爹爹把碗給過去。他喝豆腐腦作出大大的抽響來。趙三卻不那樣,他把眼光放在雞籠的地方,慢慢吃,慢慢吃終於也吃完了!他說:
“平兒,你吃不下吧?倒給我碗點。”
平兒倒給爹爹很少很少。給過錢,爹爹去看守雞籠。平兒仍在那裏,孩子貪戀著一點點最末的湯水,頭仰向天,把碗扣在臉上一般。
菜市上買菜的人經過,若注意一下雞籠,趙三就說:
“買吧!僅是十個銅板。”
終於三個雞籠沒有人買,兩個分給爹爹,留下的一個,在平兒的背上突起著。經過牛馬市,平兒指嚷著:
“爹爹,咱們的青牛在那兒。”
大雞籠在背上蕩動著,孩子去看青牛。趙三笑了,向那個賣牛人說:
“又出賣嗎?”
說著這話,趙三無緣的感到酸心。到家他向王婆說:
“方才看見那條青牛在市上。”
“人家的了,就別提了。”王婆整天地不耐煩。
賣雞籠漸漸的趙三會說價了;慢慢地坐在牆根他會招呼了!也常常給平兒買一兩塊紅綠的糖球吃。後來連飯團也不用帶。
他弄些銅板每天交給王婆,可是她總不喜歡,就象無意之中把錢放起來。
二裏半又給說妥一家,叫平兒去做小夥計。孩子聽了這話,就生氣。
“我不去,我不能去,他們好打我呀!”平兒為了賣雞籠所迷戀。
“我還是跟爹爹進城。”
王婆絕對主張孩子去做小夥計。她說:
“你爹爹賣雞籠,你跟著做什麼?”
趙三說:“算了吧,不去不去吧。”
銅板興奮著趙三,半夜他也是織雞籠,他向王婆說:
“你就不好也來學學,一種營生呢!還好多織幾個。”
但是王婆仍是去睡,就象對於他織雞籠,懷著不滿似的;就象反對他織雞籠似的。
平兒同著父親,他願意背雞籠,多背一個,爹爹說:
“不要背了!夠了!”
他又背一個,臨出門時他又找個小一點的提在手裏,爹爹問:
“你能拿動嗎?送回兩個去吧,賣不完啊!”
有一次從城裏割一斤肉回來,吃了一頓象樣的晚餐。
村中婦人羨慕王婆:
“三哥真能幹哩!把一條牛賣掉,不能再種糧食,可是這比種糧食更好,更能得錢。”
經過二裏半門前,平兒把羅圈腿也領進城去。平兒向爹爹要了銅板給小朋友買兩片油煎饅頭。又走到敲銅鑼搭著小棚的地方去擠撞,每人花一個銅板看一看“西洋景”。那是從一個嵌著小玻璃鏡,隻容一隻眼睛的地方看進去,裏麵有一張放大的畫片活動著。打仗的,拿著槍的,很快又換上一張別樣的。耍畫片的人一麵唱,一麵講:
“這又是一片洋人打仗。你看‘老毛子’奪城,那真是嘩啦啦!打死的不知多少……”
羅圈腿嚷著看不清,平兒告訴他:“你把眼睛閉起一個來!”
可是不久這就完了!從熱鬧的、孩子熱愛著的城裏把他們又趕出來。平兒又被裝進這睡著一般的鄉村。原因,小雞初生卵的時節已經過去。家家把雞籠全預備好了。
平兒不願跟著,趙三自己進城,減價出賣。後來折本賣。最後他也不去了。廚房裏雞籠靠牆高擺起來。這些東西從前會使趙三歡喜,現在會使他生氣。
平兒又騎在羊背上去牧羊。但是趙三是受了挫傷!
六刑罰的日子
房後的草堆上,溫暖在那裏蒸騰起了。全個農村跳躍著泛濫的陽光。小風開始蕩漾田禾,夏天又來到人間,葉子上樹了!假使樹會開花,那麼花也上樹了!
房後草堆上,狗在那裏生產。大狗四肢在顫動,全身抖擻著。經過一個長時間,小狗生出來。
暖和的季節,全村忙著生產。大豬帶著成群的小豬喳喳的跑過,也有的母豬肚子那樣大,走路時快要接觸著地麵,它多數的**有什麼在充實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