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 眾裏尋他千百度(1 / 3)

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近來,李夜闌對這首詞著了迷。語文課輪到她每日播報,她就講解了這首詞。還被同學們嘲笑了一番。

“那人是誰啊?老媽。不會是我吧?”蘇驀然一下課就壞笑著問。

“快說快說,是不是來校門口接你的那個高富帥?”秦輕語咧著嘴,一張大臉湊過來。

“不是不是!沒有指誰啊!我就是喜歡這首詞的意境!”李夜闌解釋道,她說的也確實是實話。不過沒人相信。

春季櫻花爛漫,正趕上日本友好姊妹學校——湘陽高中——兩年一度的訪問。高一七班負責歡迎儀式。老師提前一個星期就布置下去一個任務:每人準備一份小禮物,與日本朋友交換。李夜闌回憶起初三,為日文詩伴舞時,和許流螢偷偷用拚音記下的幾句日文詩,還到處念來著。

那天中午,在階梯教室裏,老師和學生默默坐著等待。伴著一股特殊的氣味,湘陽高中的學生穿著統一的運動服列隊而入。和《灌籃高手》裏翔陽高中的籃球隊員比,這些日本男生似乎個頭矮了一大截,這也再次證實了日本人不高的事實。雙方老師代表依次上台發表了一通老套的演講。一個光頭回到座位前,剛一坐下,身後一聲尖叫。他忙站起身,嘴裏嘟囔了幾句聽不動的日語,欠身坐下。李夜闌扭曲著臉,使勁揉搓著右腳。怎麼會把腳放在那兒,這下可夾扁了!她苦笑著。

日本訪問團送給學校十幾副網球拍。這才知道,他們都是網球隊的,好像沒有一個女的。中日雙方開始交換禮物了。中國學生事先學會了日語的“謝謝”。會日語的老師和日本學生說了幾句,他們一個個便練起中文的“謝謝”來。李夜闌轉過身,遞給後麵的日本朋友一個紮口的黃色小碎花錦緞口袋,裏麵是一個小玉壺和一張寫了姓名地址的紙條。這可是李夜闌跑到夫子廟特地挑的小玉壺,那個包裝的緞麵口袋比玉壺還精致。那個男生先說了聲聽上去怪怪的“謝謝”,遞來一張名片大小的黃卡片,埋頭在書包裏翻了半天,又找出個拴著塑料娃娃的鑰匙扣給她。他旁邊的男生也遞給李夜闌一張黃卡片。原來這是他們自製的名片,裁減得不太規則的黃色軟紙片上印著“小島淳”,每個中文字上標著讀音。下麵用小字寫著地址電話等。

班裏每個同學都一對一地與日本朋友交換了禮物。幾個沒有找到“對象”的,隻好做“第三者”,與別人分享一個。蘇驀然從脖子上拿下來一塊用紅繩係好的玉觀音,雙手托著遞給後麵的日本人。蘇驀然身旁的幾個男生背過身,捂著嘴偷偷笑。

“那小子!中午上學前,就在校門口的小攤子上,買了個一塊錢的玉,掛在脖子上。還那麼一本正經地從頭上拿下來,搞得跟傳家寶似的!那小日本回去一看,能氣炸了!”

李夜闌回家後,在桌上鋪展開一張信紙,用英文寫了一封信。由於地址是用日文寫的,她就照葫蘆畫瓢,按照名片上的字樣填寫好地址。塞入郵筒前,又一遍遍核對著信封和名片上的地址。

每天晚上,她打開書桌中間鎖著的抽屜,從相冊底下抽出一本上了把小鎖的雞心形日記本。翻到中間幾頁,夾著兩張黃卡片。在台燈昏暗的光線下看了看,又放回去,夾好,“哢”上了鎖,塞回相冊下,關上抽屜。在合攏的一瞬,抽屜裏什麼一閃。那是從日本廟會飄洋過海而來的鑰匙扣,拴著的小鈴鐺在晃動中發出清脆的響聲。那個塑料娃娃躺在不遠處,髒了。鑰匙在鎖眼裏轉了一圈,拔了出來。抽屜恢複了漫長的黑暗。

她本以為日本同學會很友好,與她作筆友。直到高中畢業,李夜闌也沒有收到從日本寄來的回信。是地址寫錯了,還是名字上多了一筆?或許是郵差送信時投錯了信箱,或許那封信根本就沒有到達太平洋中的小島,到達目的地了也不知被丟在哪個冰冷黑暗的角落裏……

高一很快就要過去了,這屆高一第一次分文理科了。班主任“蔡花”鄭重其事地告訴大家:“大家可以自由選擇文科或者理科,根據個人愛好特長和實際情況,回去和家長商量下。今年學校第一次分文理科,文科班老師會集中全年級最好的老師任教。考慮好後跟我說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