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第18章 發行(2 / 2)

薑默把他自己的工資預支出來,回家交給周老太太。

周老太太數著硬幣,跟數金子似的,連夜縫了個布袋將硬幣都裝起來。

“你看,大孫成天往家裏送吃的,吃都吃不完,你還拿錢幹什麼。”

老太太凡爾賽道。

守在農場外的人同樣同時收到好消息和壞消息。

壞消息:此後進入農場工作的人不再提供住處。

好消息:住處可用熒光幣買,價格一萬到十萬不等。農場外的人同樣可以接受農場委托賺取熒光幣。

熒光市集同時在靠近農場大門的小樓裏開起了二部。

與一部不同的是,這個市集外守滿了巡邏員。

市集裏方便食品、瓶裝飲用水賣的較多,大米、白麵少量,蔬菜和水果最少,且都是已經不新鮮的。

可即使這樣,進入市集的人也都熱淚盈眶。

農場向外界開放了。

他們真的把吃的拿出來賣給我們!

市集旁邊連著個信息大廳,原本在外麵貼著的公告轉移到了裏麵。

收集變異植物信息的報酬改成了1熒光幣,尋人啟事的報酬則是5熒光幣。

另外上麵又多了則公告,招收農場保潔人員2名,每日提供一頓工作餐,一個月30熒光幣。

招工啟事!

農場招工了!

薑默在紙上寫下一階段工作計劃:度過嚴冬。

海嘯過後麵臨的下一個問題就是氣候異常。

s市本是個四季分明的沿海城市,可自從末世後,四季的概念似乎就不存在了。

冬天5個月,氣溫最低的時候零下30多攝氏度,夏天5個月,氣溫最高的時候零上40多攝氏度。

中間兩個月是過渡期。

這還是s市處於中緯度地區,高緯度和低緯度地區的日子更是難過。

末世第一個冬天是從11月開始。

同時在這個冬天,變異動物數量暴增,開始攻擊人類。

人類在冬天麵臨的挑戰,遠不止寒冷這麼簡單。

趙白敲門進辦公室,薑默指指桌上泡的一盆棉花種子:“棉花種子,種到10號實驗區,記得留種間隔大一點兒。”

趙白點點頭,拿著棉花種子出去了。

趙白知道薑默有秘密。

開始經他培育的種子雖然優秀,但還在正常植物的範圍內,可隨著這將近一個月過去,試驗區的種子越來越可怕。

成熟時間比正常種子能快上整整三倍,植株比正常植株大一點五倍……

趙白隱約清楚,薑默大概是在育種方麵有異能。

而這極為珍貴的能力很可能就是他們農場在末世生存的依仗。

表麵上看這個農場都是大老板的,實際上二老板才是農場真正的寶物,是農場能延續下去的根本。

他申請培養了一批農場的死忠員工,和他一起在實驗區勞作。

而他們唯一的信仰就是,守護二老板和他的秘密。

薑默可不知道他的手下感情這麼豐富。

他在愁,茁壯這個屬性有點兒雞肋。

植物隻增加維度,增加的產量很少。

茁壯每增加一階,植物植株大小增加05倍。

他之前種了顆矮番茄實驗了下,茁壯三階的矮番茄植株是正常植株的25倍大,但產量增加了一倍還不到。

按照這個算法,估計一畝地最多能產600公斤棉花。

農場不擴張倒是夠用,可末世第一個冬天,明明該是農場擴張的最好時機。

另外,徐衍隻囤了200件羽絨服和軍大衣,沒有囤布。

夠不夠先不說,尷尬的是羽絨服和軍大衣都是均碼。

當然這也怪不著他,讓他把方方麵麵都囤到根本不現實。

這就是打撈船存在的意義。

現在打撈船交給鄒洋指揮。

有了打撈船的鄒洋如虎添翼,早晨開開心心出門撿垃圾,到晚上就坐著用帆布蓋著的大貨車回農場。

每天都能撈回來大量物資。

打撈船帶回來的物資,薑默折算05成利分給船上員工。

雖然鄒洋拿大頭,但僅一周下來,船員們拿到的紅利就超過了月工資。

船員一躍成為農場最受歡迎的職業,而鄒洋儼然成了他們的財神爺。

薑默去到海水池塘,給鄒洋留了張字條:“多注意找布匹倉庫和織布機”。

山下熒光集市再次貼出公告:

農場收購:

收購幹燥木材,實木50公斤/熒光幣,複合木80公斤/熒光幣

收購幹燥布匹,按質量論價

一熒光幣收購小型織布機消息,查證後付款

農場招工:

招聘木場工作人員,負責木板晾曬、整理。每天包一頓工作餐,工資一熒光幣日結。

招聘有一技之長人員,具體詳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