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歸宿】
此時的朱元璋才真正感覺到一種解脫,他打了一輩子仗,忙了一輩子公務,不但幹了自己的工作,連兒子孫子的那份他也代勞了。
此時的大明帝國已經恢複了生機和活力,人民安居樂業,商業活動也有相當的發展,朝鮮歸順了大明,北元已經被打成了遊擊隊。而朱元璋對他製定的那套政策更是信心爆棚,在他看來,後世子孫隻要有著基本的行為能力,就能根據他的政策治理大明,並保萬世平安。
都安排好了,我也可以放心的走了。
對大臣們來說,朱元璋可能不是個好君主,但是對朱元璋的子孫們來說,朱元璋是個好父親、好祖父。其實朱元璋的這種行為反差的理由也很簡單,就如同今天獨生子女的家長,特別是那些當年曾經挨過餓的人,自然不忍心讓孩子受自己那樣的苦,他們恨不得代替子女去承擔來他們將來要經受的苦難。
朱元璋確確實實是一個好父親,他希望自己的子孫能夠團結一致,共同輔佐他選定的繼承人朱允炆。但就如今天的所謂“代溝”一樣,子孫們有自己的打算,特別是皇族的子孫,他們是無法體會朱元璋這種深厚的父愛的,在他們看來,這個白發蒼蒼的老者早就應該領退休金走人了。他們關注的隻是這個老者所坐的那把椅子。
朱元璋奮鬥一生,為子孫積攢下了大筆的財富,可當他走到人生的終點時,他的子孫的眼睛卻隻盯著他手中握著的那筆財富,投向這個老人的隻是冷冰冰的目光。
這無疑是朱元璋一生中最大的悲哀。
是時候了,讓我們給朱元璋一個公正的評價吧。
朱元璋生於亂世之中,背負著父母雙亡的痛苦,從赤貧起家,他沒有背景,沒有後台,沒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自己爭取來的,他經曆千辛萬苦,無數次躲過死神的掌握,從死人堆裏爬起來,掩埋戰友的屍體,然後繼續前進,繼續戰鬥。
朱元璋的那個時代有著無數的厲害角色,陳友諒、張士誠、王保保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朱元璋用他驚人的軍事天賦戰勝了這些敵人,可以說,在那個時代,最優秀統帥的稱號非朱元璋莫屬。
他幾乎是赤手空拳,單槍匹馬憑借著自己的勇氣和決心建立了龐大的帝國。
是的,誰會想到幾十年前的那個衣衫襤褸,沿街乞討的乞丐會成為一個大帝國的統治者。
是的,命運之神其實並不存在,他也不會將什麼寶劍和鑰匙交給一個乞丐,在那絕望的日子裏,並沒有人去同情和可憐這個人,他的一切都是自己爭取來的。
他告訴我們,堅強的意誌和決心可以戰勝一切困難。
他告訴我們,執著的信念和無畏的心靈才是最強大的武器。
當朱元璋回望自己幾十年的崢嶸歲月,回望自己一手建立的強大國家時,他有充足的理由為之而驕傲和自豪!
我是朱元璋,是大明天下的締造者!
六百多年過去了,但籠罩在朱元璋身上的爭論似乎並沒有停止的跡象。他有過不朽的功勳,也有過嚴重的過失,這些爭論可能再過六百年也不會停止。
朱元璋,你就是你,曆經時間的磨礪,歲月的侵蝕,你還依然屹立在那裏,你的豐功偉績和成敗得失都被記錄在史冊上,供後人評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