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囚徒朱祁鎮
【承諾】
居庸關守將出城迎接朱祁鎮的歸來,這些邊關將領對朱祁鎮還是十分尊重的,但奇怪的是,他們也並不急著送這位太上皇回去,而是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他們等待的是京城的迎接隊伍。
我國素來是禮儀之邦,就算是殺人放火的事情也要講個體麵,更何況是太上皇打獵歸來這麼光榮而重要的事情,自然應該大吹大擂一番,以揚我國威,光耀子孫。
可這一次卻極為反常,京城的人遲遲不到,令這些等待的人疑慮叢生,唯恐京城裏出了什麼事。
京城裏確實出事了。
朱祁鈺萬萬沒有想到,他設置了如此之多的障礙,那個不起眼的老頭子竟然還是把朱祁鎮帶了回來,這可怎麼好?
朱祁鈺很不高興,禮部尚書胡濙卻很高興,他趁機提出了一整套迎接的儀式。
這套儀式十分複雜,具體說來是先派錦衣衛和禮部官員到居庸關迎接,然後在京城外城由文武百官拜迎,最後進入內城由現任皇帝朱祁鈺親自謁見,然後將太上皇送往住所,大功告成。
朱祁鈺仔細聽完了這個建議,然後給出了他的方案:
“一台轎子,兩匹馬,接他回來!”
厲行節約,簡單易行,對親哥哥一視同仁,朱祁鈺先生也算為後世做出了表率。
給事中劉福實在看不下去了,便上書表示這個禮儀實在太薄,朱祁鈺反應很快,立刻回複道:“我已經尊兄長為太上皇了,還要什麼禮儀!劉福說禮儀太薄,到底是什麼用意!?”
這話就說得重了,不得已,胡濙隻得出麵,表示大臣們沒有別的意思,隻是希望皇帝能夠親近太上皇,前往迎接罷了。
這個理由確實冠冕堂皇,不好反駁,但朱祁鈺卻不慌不忙,因為朱祁鎮在歸途中曾托人向他表示希望禮儀從簡,有了這個借口,朱祁鈺便洋洋得意地對群臣說:“你們都看到了,這是太上皇的意思,我怎麼敢違背!”(豈得違之)
想來朱祁鎮不過是跟朱祁鈺客氣客氣的,但朱祁鈺卻一點都不客氣。
就這樣,光榮回歸的朱祁鎮坐著轎子,在兩匹馬的迎接下,“威風凜凜”地回到了京城,在這裏,沒有百姓沿路相迎,也沒有文武百官的跪拜,這位昔日的皇帝麵對著的是一片寂靜,幾分悲涼。
朱祁鈺還是出來迎接他的哥哥了,他在東安門外和這位太上皇拉了幾句家常,便打發他去了早已為太上皇準備好的寢宮——南宮,在那裏,他為自己的哥哥安排了一份囚犯的工作。
然後他回到了一年前自己哥哥住的地方,繼續做他的皇帝。
兄弟二人就此分道揚鑣。
朱祁鎮不是傻瓜,從迎接的禮儀和弟弟的態度,他已經明白,自己不是一個受歡迎的人,而所謂的寢宮南宮,不過是東華門外一處十分荒涼的破房子。
但他並不在乎,大漠的風沙,也先的屠刀,喜寧的詭計,他都挺過來了,對於經曆了九死一生的他來說,能夠回來就已經是老天開眼了,畢竟很多和他一起出征的人已永遠留在了土木堡,相比之下,他已經很滿足了。
他帶著急促的步伐向荒涼的南宮走去,雖然已經物是人非,今非昔比,但他相信,還有一個人正在那裏等待著他,等著他回來。
他並沒有失望,當他打開大門的時候,他看見了這個人。
開門的聲音驚動了裏麵這個坐著的人,她似乎意識到了什麼,便站起身來,摸索著向發出聲音的方向走去,她看不清來人,因為在漫長的等待歲月中,她已經哭瞎了自己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