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全七冊)232(1 / 2)

第十一章 必殺劉瑾

【禍福由命】

回到家中的劉瑾見到了滿臉怒氣的張彩,聽到了他的責問:

“這件事為什麼不先商量一下?”

“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辦成了足可百世流芳!還商量什麼?”

然而張彩皺起了眉頭:

“我總覺得這件事情有點問題。”

可是有什麼問題,他一時也說不出來,於是他向劉瑾提出了另一個警告:

“楊一清這個人不簡單,你要小心。”

“我已經教訓過他了,不用擔心。”

張彩看著自信的劉瑾,輕蔑地笑了:

“我與他同朝為官十餘年,深知此人權謀老到,工於心計,且為人剛正,絕不可能加入我們,你教訓他又有何用?”

劉瑾憤怒了,他最不能忍受的,就是這種蔑視的態度。

“我已經把他削職為民,即使有心作亂,又能如何?!”

可他等來的,卻是張彩更為激烈的反應:

“楊一清此人,要麼絲毫不動,要麼就把他整死,其胸懷大誌,若放任不管,必成大患!”

劉瑾終於爆發,他拍著桌子吼道:

“為何當年他要推舉你為三邊總製?!我還沒問你呢!你好自為之吧!”

張彩愣住了,他坐回了椅子,呆呆地看著劉瑾離去的背影,再也說不出一句話。

禍福各由天命,就這麼著吧!

【微光】

正德五年(1510)四月,寧夏。

“真的下定決心了嗎?”

“周東如此胡來,我們已經沒有活路了,絕不能束手待斃,就這樣吧!”

“那就好,何指揮,現在動手吧!”

正德五年五月,鎮江。

土財主楊一清正坐在大堂看書,屋外斜陽夕照,微風習習,這種清閑的日子他已經過了一年,但所有的平靜都將在今天被打破。

屋外突然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楊一清立刻抬起頭,緊張地向外望去。

他看見了一個急匆匆走進來的人,而此人身上穿著的飛魚服也已告知了他的身份——錦衣衛。

在那年頭,錦衣衛上門,基本都沒有什麼好事,楊一清立刻站了起來,腦海中緊張地思考著應對的方法。

可這位錦衣衛看來是見過世麵的,他沒有給楊一清思考的時間,也不廢話,直接走到楊一清的麵前,嚴厲地高喊一聲:

“上諭,楊一清聽旨!”

楊一清慌忙跪倒,等待著判決的到來。

“欽命!楊一清,起複三邊總製!”

魂都走了一半的楊一清定下了神,腦袋是保住了,還成了二品大員。

而宣旨的錦衣衛此刻已經變了一副嘴臉,滿麵春風地向楊一清鞠躬:

“楊大人,恭喜官複原職,如有不敬,請多包涵。”

要知道,幹特務工作、專橫跋扈的錦衣衛有時也是很講禮貌的,至少在高級別的領導麵前總是如此。

楊一清拍拍身上的塵土,他已經意識到了這一任命隱含的意義。

李東陽,我們約定的時刻終於來到了。

他轉進內室,準備收拾行裝。

可是笑臉相迎的錦衣衛卻突然站了出來,攔住了他的去路。

“楊大人,就不用收拾行李了,即刻出發吧,軍情十分緊急!”

楊一清呆住了:

“軍情!?”

“是的,楊大人,安化王叛亂了。”

安化王朱寘鐇,外係藩王,世代鎮守寧夏,這個人其實並不起眼,因為他祖宗的運氣不好,當年隻攤到了這麼一片地方,要錢沒錢,要物沒物,連水都少得可憐。

樹挪死,人挪活,待在這鬼地方,天天吃沙子,他早就想換塊地方,可誰也不肯跟他換,他也想到北京去,但朱厚照先生雖然愛玩,卻還不傻,虧本的買賣是不做的。

急於改變命運的朱寘鐇不能選擇讀書,隻能選擇造反,可他的實力太差,造反就是自尋死路。關鍵時刻一個人幫了他的忙,給他送來了生力軍,這個人就是劉瑾。

劉瑾又犯了老毛病,由於文化水平低,他總是把問題想得太簡單,整理軍屯雖然看上去簡單,實際上卻根本實行不了。要知道,那些占據土地的可不是一般土財主,他們都是手上有兵有槍的軍事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