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全七冊)245(1 / 2)

【天才的悲劇】

從寧王朱宸濠的行動來看,他始終遵循著這樣一條人生格言:謀反大業,人才為本。

從史料分析,這位仁兄雖有野心,但智商並不很高,很多事情都解決不了,為了彌補自己的弱點,他掛出高薪招聘的牌子,在社會上廣泛招募人才。

因此上門的人不少,可是經過麵試,朱宸濠發現混吃混喝的居多,有才能的幾乎沒有,隻有一個叫劉養正的還勉強湊和,便就此拍板,任命他為造反行動總助理。

之後又有一個叫李士實的,先前做過侍郎,後來辭官回家,朱宸濠感覺他也不錯,就一起招了回來,安排他再就業。

但這兩個人並不能讓朱宸濠滿意,他十分納悶,人才都去了哪裏?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都去考試做官了。

朱宸濠同誌生不逢時啊,要知道,人才這種稀缺資源,隻有在朱元璋那天下大亂的年頭,才會四處亂跑去混飯吃。太平盛世,誰肯提著腦袋跟你造反?還不如好好讀書,混個功名,這才是真正的正道。

再看看他手下這兩個人才,一個劉養正,舉人出身,進士考不上,仗著讀了幾本兵書就敢說自己熟讀兵法,運籌帷幄,除了能侃啥用都沒有。

還有那個李士實,朝廷混不下去了,回家到寧王這裏吃閑飯,據說除了點頭舉手同意,就沒有幹過什麼事情。

就是這麼兩個貨,居然被他當作臥龍、鳳雛養著,也算別有眼光。

其實朱宸濠知道自己缺人才,但他也沒有辦法,正當他為此愁眉苦臉的時候,有人告訴他,已經在蘇州找到一個真正的人才,若此人加入,大業必成。

朱宸濠大喜,準備親自派人去請這個人。

說來慚愧,此人已經被我們丟到後台整整二十年了,現在是時候請出來了。

伯虎兄,上場吧!

二十年前,唐伯虎上京趕考,落得一個悲慘的下場,好歹出了獄,他本想振作精神,回家過點平靜的日子。可當他返鄉後,才發現一切都超出了他的預料。

原先笑臉相迎的鄉親已經換了麵孔,除了藐視還是藐視,他的書童下人也不再崇敬他,有時竟然還敢反客為主,大聲訓斥他。他的老婆非但不體諒他,還時常惡語相向。

更讓他痛苦的是,連在家門口看門的旺財看見他也是汪汪大叫,追著他來咬。

這並非玩笑,以上描述出自唐伯虎給朋友的書信,每一個字都是殘酷的事實。

在殘酷的事實麵前,唐伯虎徹底絕望了,他不再相信聖賢之言,也不再寒窗苦讀,他已經失去了做官的資格,讀書還有什麼意義!

從千尺高台跌落下來,遭受無盡的歧視和侮辱,從此他沒有夢想,沒有追求,他隻需要一樣東西——醉生夢死的快樂。

從此他開始在全國多個地方的著名妓院流竄,由於他文采出眾,迷倒了很多風塵女子,甚至許多人主動來找他,還願意倒貼,也算是個奇跡。

所謂風流才子的稱號也正是從此刻開始傳揚的,畢竟風流倜儻,縱意花叢是許多人所夢想的,但他們不知道,在唐伯虎那縱情的笑容背後,是無盡的酸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