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仇雪恨】
高拱算是涉險過關了,無論如何,他還算是張居正的朋友,對朋友尚且如此,仇人就更不用說了,因為張猛人的第二大特征就是有仇必報,在這一點上,他簡直就是徐階2.0版。
第一個刀下鬼,是遼王。
說起這位兄弟,實在讓人哭笑不得,幾十年一點正事沒幹過,從四歲到四十歲,除了玩,什麼追求都沒有。
小時候,他喜歡玩,玩死了張居正的爺爺,現在一把年紀了,還是玩,反正家裏有錢,愛怎麼玩就怎麼玩!
然而玩完的時候還是到了。
一直以來,張居正都沒有忘記三十年前,祖父被人整死的那一幕,君子報仇,三十年也不晚。
當時還隻是隆慶二年(1568),張居正在內閣裏隻排第三,不過要對付遼王,那是綽綽有餘。
很快,湖廣巡按禦史突然一擁而上,共同彈劾遼王,王爺同誌玩了這麼多年,罪狀自然是不難找的,一堆黑材料就這麼報到了皇帝那裏。
皇帝大人雖對藩王一向也不待見,但怎麼說也是自己的兄弟,聽說這人不地道,便派了司法部副部長(刑部侍郎)洪朝選去調查此事。
其實說到底,皇帝也不會把遼王怎麼樣,畢竟大家都姓朱,張居正對此也沒有太大指望,教訓他一下,出口惡氣,也就到頭了。
然而他們都高估了一點——遼王的智商。
人還沒到,也沒怎麼著,遼王就急了,在房裏轉了幾百個圈,感覺世界末日就要來了,於是靈機一動,在自己家裏樹了一麵旗幟,上書四個大字“訟冤之纛”,壯誌飄揚,十分拉風。
這四個字的大致意思,是指自己受了冤枉,非常鬱悶,可實際效果卻大不相同,因為遼王同誌估計是書讀得太少,他並不清楚,這種行為可以用一個成語描述——揭竿而起,而它隻適用於某種目的或場合。
於是他很快迎來了新的客人——五百名全副武裝的士兵,而原先擬定的警告處分,也一下子變成了開除——廢除王位。
玩了一輩子的遼王終於找到了自己的歸宿,他的餘生將在皇室專用監獄中度過,也算是玩得其所了。
張居正解決的第二個對象,不是他的仇人,而是徐階的死敵。
在高拱上台之後,張居正本著向前輩虛心學習的精神,總結了高拱的成功經驗,在整理工作中,他驚奇地察覺了那個神秘的人物——邵大俠。
張居正萬萬沒想到,這個姓邵的二流子竟然有如此大的能量,且不說徐老師被他整得要死要活,如果任他亂搞一通,沒準有一天又能搞出個王拱,陳拱,也是個說不準的事情。
所以他想出了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殺掉他。
邵大俠既然是大俠,自然行蹤不定,但張居正是大人,大人要找大俠,也不太難,隆慶六年(1572),在解決高拱之後一個月,張居正找人幹掉了邵大俠,這位傳奇混混將在閻王那裏繼續他的事業。
第三個被張居正除掉的人,是他的學生。
隆慶五年(1571),作為科舉的考官,張居正錄取了一個叫劉台的人,在拜完碼頭之後,兩人確立了牢固的師生關係——有效期四年。
劉台的成績不太好,運氣倒還不錯,畢業分配去了遼東,成為了一名禦史,之前講過,在明代禦史是一份極有前途的工作,隻要積極幹活,幾年之後混個正廳級幹部,也不會太困難。
劉台就是一個積極的禦史,可惜,太積極了。
萬曆三年(1575),遼東第一號猛人,總兵李成梁一頓窮追猛打,大敗蒙古騎兵,史稱“遼東大捷”。消息傳來,巡撫張學顏十分高興,連忙派人向朝廷報喜,順便還能討幾個賞錢。
結果到了京城,報信的人才發現,人家早就知道了,白討了沒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