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梃擊】4
第二天,送信人走了,他還要急著把這封密信交給萬曆同誌。
當萬曆收到此信時,絕不會想到,在他之前,已經有很多人知道了信件的內容,而其中之一,就是遠在無錫的普通老百姓顧憲成。
這件事可謂疑團密布,大體說來,有幾個疑點:
送信人明知身負重任,為什麼還敢主動去拜會李三才,而李三才又為何知道他隨身帶有密信,之後又要篡改密信呢?
這些問題,我可以回答。
送信人去找李三才,是因為李大人當年的老師,就是王錫爵。
非但如此,王錫爵還曾對人說,他最喜歡的學生,就是李三才。兩人關係非常的好,所以這位送信人到了淮安,才會去找李大人吃飯。
作為鳳陽巡撫,李三才算是封疆大吏,而且他本身就是都察院的高級官員,對中央的政治動向十分關心,皇帝為什麼找王錫爵,找王錫爵幹什麼,他都一清二楚,唯一不清楚的,就是王錫爵的答複。
最關鍵的問題來了,既然李三才是王錫爵的學生,還算他的親信,李三才同誌為什麼要背後一刀,痛下殺手呢?
因為在李三才的心中,有一個人,比王錫爵更加重要,為了這個人,他可以出賣自己的老師。
萬曆二年(1574),李三才考中了進士,經過初期培訓,他分到戶部,當上了主事,幾年之後,另一個人考中進士,也來到了戶部當主事,這個人叫顧憲成。
這之後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史書上沒有寫,我也不知道,但是我驚奇地發現,當顧憲成和李三才在戶部做主事的時候,他們的上司竟然叫趙南星。
聯想到這幾位後來在朝廷裏呼風喚雨的情景,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那些日子裏,他們談論的應該不僅僅是仁義道德,君子之交,暗室密謀之類的把戲也沒少玩。
李三才雖然是東林黨,但道德水平明顯一般,他出賣王老師,隻是因為一個目的——利益。
隻要細細分析一下,就能發現,李三才塗改信件的真正動機。
當時的政治形勢看似明朗,實則複雜,新成立的這個三人內閣,可謂凶險重重,殺機無限。
李廷機倒還好說,這個人性格軟弱,屬於和平派,誰也不得罪,誰也不搭理,基本可以忽略。
於慎行就不同了,這人是朱賡推薦的,算是朱賡的人,而朱賡是沈一貫的人,沈一貫和王錫爵又是一路人,所以在東林黨的眼裏,朱賡不是自己人。
剩下的葉向高,則是一個非同小可的人,此後一係列重大事件中,他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此人雖不是東林黨,卻與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是個合格的地下黨。
這麼一擺,你就明白了,內閣三個人,一個好欺負,兩個搞對立,遇到事情,必定會僵持不下。
僵持還算湊合,可要是王錫爵來了,和於慎行團結作戰,東林黨就沒戲了。
雖然王錫爵的層次很高,公開表明自己不願去,但東林黨的同誌明顯不太相信,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打開那封信,看個究竟。
在那封信中,李三才雖然沒有看到重新出山的許諾,卻看到了毫無保留的支持,為免除後患,他決定篡改。
然而由於寫字太差,沒法改,但也不能就此算數,為了徹底消除王錫爵的威脅,他抄錄並泄露了這封密信,而且特意泄露給言官。
因為在信中,王錫爵說言官發言是鳥叫,那麼言官就是鳥人了。鳥人折騰事,是從來不遺餘力的。
接下來的事情可謂順其自然,輿論大嘩,言官們奮筆疾書,把吃奶的力氣拿出來痛罵王錫爵,言辭極其憤怒,怎麼個憤怒法,舉個例子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