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謀
永定門之戰後,一直沒撈到硬貨的皇太極終於退兵了——不是真退。
他派兵占據了遵化、灤城、永平、遷安,並指派四大貝勒之一的阿敏鎮守,以此為據點,等待時機再次發動進攻。
戰局已經壞到不能再壞的地步,雖然外地勤王的軍隊已達二十多萬,鑒於滿桂這樣的猛人也戰死了,誰都不敢輕舉妄動,朝廷跟關外已基本失去聯係,遼東如何,山海關如何,鬼才知道,京城人心惶惶,形勢極度危險。
然後,真正的拯救者出現了。
半個月前,草民孫承宗受召進入京城,皇帝對他說:“從今天起,你就是大學士,這是上級對你的信任。”
然後皇帝又說,“既然你是孫大學士了,現在出發去通州,敵人馬上到。”
對於這種平時不待見,臨時拉來背鍋的欠揍行為,孫承宗沒多說什麼,在他看來,這是義務。
但要說上級一點不支持,也不對,孫草民進京的時候,身邊隻有一個人,他去通州迎敵的時候,朝廷還是給了孫大學士一些人。
一些人的數量是,二十七個。
孫大學士就帶著二十七個人,從京城衝了出來,前往通州。
當時的通州已經是前線了,後金軍到處劫掠,殺人放火兼幹車匪路霸,孫大學士路上就幹了好幾仗,還死了五個人,到達通州的時候,隻剩二十二個。
通州是有兵的,但不到一萬人,且人心惶惶,總兵楊國棟本來打算跑路了,孫承宗把他拉住,硬拽上城樓,巡視一周,說明白不走,才把大家穩住。
通州穩定後,作為內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孫承宗開始協調各路軍隊,組織作戰。
以級別而言,孫大學士是總指揮,但具體實施起來,卻啥也不是。
且不說其他地區的勤王軍,就連嫡係袁崇煥都不聽招呼,孫承宗說,你別繞來繞去,在通州布防,把人擋回去就是了,偏不聽,協調來協調去,終於把皇太極協調到北京城下。
然後又是劈裏啪啦一陣亂打,袁督師進牢房,皇太極也沒真走,占著四座城池,隨時準備再來。京城附近的二十多萬明軍,也是看著人多,壓根沒人出頭,關寧鐵騎也不可靠,祖大壽都逃過一次了,難保他不逃第二次。
據說孫承宗是個水命,所以當救火隊員實在再適合不過了。
他先找祖大壽。
祖大壽是個比較難纏的人,且向來囂張跋扈,除了袁崇煥,誰的麵子都不給。
但孫承宗是例外,用今天的話說,當年袁督師都是給他提包的,老領導的老領導,就是領導的平方。
孫大學士說:袁督師已經進去了,你要繼續為國效力。
祖大壽說,袁督師都進去了,我不知哪天也得進去,還效力個屁。
孫承宗說:就是因為袁督師進去了,你才別鬧騰,趕緊給皇帝寫檢討,就說你要立功,為袁督師贖罪。
祖大壽同意了,立即給皇帝寫信。
這邊糊弄完了,孫承宗馬上再去找皇帝,說祖大壽已經認錯了,希望能再有個機會,繼續為國效命。
話剛說完,祖大壽的信就到了,皇帝大人非常高興,當即回複,祖大壽同誌放心去幹,對你的舉動,本人完全支持。
雖然之前他也曾對袁崇煥說過這句話,但這次他做到了,兩年後祖大壽在大淩河與皇太極作戰,被人抓了,後來投降又放回來,崇禎問都沒問,還接著用。如此鐵杆,就是孫承宗糊弄出來的。
孫承宗搞定了祖大壽,又去找馬世龍。
馬世龍也是遼東係將領,跟祖大壽關係很好,當時拿著袁崇煥的信去追祖大壽的,即是此人。這人的性格跟祖大壽很類似,極其強橫,唯一的不同是,他連袁崇煥的麵子都不給,此前有個兵部侍郎劉之綸,帶兵出去跟皇太極死磕,命令他帶兵救援,結果直到劉侍郎戰死,馬世龍都沒有來。